从那蕉新寨(橄榄山寨)顺着公路往前行3公里, 便是勐库东半山藤条茶的代表产地--坝糯, 坝糯是东半山最大的寨子, 现有300多户人家, 汉族占85%, 其余为拉祜族 。
【坝糯茶区——藤条茶及其坝糯近期历史】 坝糯在双江县在整个临沧市都颇有声名, 坝糯声名大是因为坝糯产的藤条茶在双江在临沧声誉最高, 坝糯是双江藤条茶园保存得最好的地方, 藤条茶园的面积在双江为第一, 双江最古老最大的藤条茶茶树就在坝糯 。 坝糯的藤条茶树堪称天下一绝, 其茶树形态之美令人称奇 。 树龄超过百年的藤条茶树, 一棵树上有几十根上百根藤, 最长的藤可达三四米长, 树生藤、藤缠藤, 茶树成行的, 数棵茶树伸出的藤条相互缠绕, 织成一排藤网, 单株茶树藤缠藤、藤绕藤, 织成一个球状, 看上去如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 。
坝糯人能养出那样奇美的藤条茶树, 其用心之细, 技法之精令人赞赏, 坝糯人修整养培藤条茶的技术及下的工夫, 在双江无与伦比, 要了解一百年前勐库的藤条茶园是什么形貌, 那就一定要去坝糯看看 。
坝糯的藤条茶形表独特, 新鲜时芽头滚圆肥壮, 绒毛浅绿密厚, 晒干后芽头白亮中略带金黄, 做成饼茶条索清晰, 饼面芽绒闪光, 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 舍不得饮用, 只想观赏、收藏 。
近几年坝糯的藤条茶追捧者越来越多, 不少茶商千里迢迢奔向坝糯专收藤条茶, 西双版纳勐海县的一些大茶厂, 双江勐库戎氏茶业公司, 还有广东的茶老板每年开春都要派人去坝糯候茶, 坝糯的藤条茶每年可卖到一斤不剩, 叹的是藤条茶产量不高,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
将茶树枝修整培养成藤条状、这应该是汉人们带来的技术 。 在勐库小户赛拉祜族寨、公弄布朗族寨、冰岛傣族寨, 不曾见这种修养法 。 勐库东半山汉人居多, 老茶园的茶树几乎全是按藤条状培育的, 勐库西半山的邦改、丙山, 沙河乡的邦木、邦协, 忙糯乡的滚岗等村寨, 也有大面积的藤条茶园, 这些有藤条茶的村寨都是汉人居多 。
按藤条茶状培养出来的茶, 只有嫩叶嫩芽, 芽头肥硕毫亮, 但产量低, 不过价格可是平面状培养法产的茶的双倍, 坝糯1949年以前有2000多亩藤条茶园, 如今留下来的还有1 500亩左右, 其面积现在在双江仍是第一 。
坝糯有许多可看、可寻、可考的东西, 坝糯是勐库东半山最高的寨子, 海拔已超过1 900公尺, 坝糯与西半山无遮无挡的对望, 站在坝糯可将西半山的公弄、三家村、豆腐寨、小户赛、大户赛全都览尽, 站在坝糯看西半山, 西半山是一幅巨大的屏画 。
坝糯是山中宝地, 地势虽高坝糯是个好地方, 水源丰沛, 梯田很多, 粮食充裕但不缺水, 清清亮亮的三条溪涧蹦蹦跳跳弯来弯去地围着坝糯流淌, 因为水量丰沛, 坝糯拥有东半山最多的梯田, 是一个不缺谷粮的地方, 良好的生产条件、居住环境, 使坝糯人口一直很多, 迁走的极少 。
坝糯种茶历史悠久, 种茶年代不会晚于冰岛 。 坝糯在汉人没有迁来之前, 早已有拉祜人在此居住, 拉祜人早已在坝糯种茶, 坝糯保存着一片很大很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 最大的一颗茶树树围已超过140厘米, 坝糯的汉族村民都认可, 那片大茶林是汉人还没迁来时拉祜族种下的 。 从坝糯那片最老的古茶树来分析, 拉祜族500年前已在坝糯居住、种茶 。
汉人进入坝糯的时间已近200年, 李家、夏家是最早迁来坝糯的汉人, 从李氏家族的坟碑和家谱来看, 汉人在清嘉庆年间已来坝糯 。 坝糯过去在勐库名声大, 一是因为坝糯茶好, 二是因为坝糯有钱有势的人多, 李家、夏家、唐家、曾家、廖家都是有名望的大户 。 1950年至1951年, 坝糯跑缅甸、跑泰国、跑台湾的人数仅次于县城营盘街 。
推荐阅读
- 坎公骑冠剑噩梦2—2怎么通关
- 冬季保健茶——红茶
- 积食咳嗽——皮尔止咳饮
- 茶文化——冬天喝四种茶养生防病养生
- 茯茶品质风味鉴定——发花
- 中国茶文化之乡——金华婺城区
- 中国茶文化之乡——杭州西湖区
- 中华文化名茶——婺州举岩
- 中华文化名茶——西湖龙井
- 中华文化名茶——平水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