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简介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 , 早在周武王伐纣时(前1122—前1116) , 参加征战的巴蜀等南方小国就以茶作贡品了 。 有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四川一带即已有了茶的人工栽培 , 说明我国人民对茶很早就有了认识并付诸应用 。 不过在东汉以前 , 茶基本用作药品 , 而东汉以后 , 尤其是佛教传入我国之后 , 茶才逐渐用作饮料 。 一是奉行过午不食制度的僧人饮用 , 以补充午后的水分 , 提神益思 , 驱除睡魔;一是极少数统治阶级饮用 , 以解酒或除油腻 。 即使到了南北朝时期 , 也只是南朝人有此嗜好 。 《洛阳伽蓝记》卷二载 , 陈庆之侮篾吴人“菰稗为饭 , 茗饮作浆”;卷三载 , 在魏朝王侯间 , 往往将茶贬称“酪奴”、“水厄” , “自是朝贵宴会 , 虽设茗饮 , 皆耻不复食 , 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 。 可见当时北方人对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 隋唐天下一统 , 为茶的生产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 尤其是禅宗的兴起 , 僧寺饮茶之风盛行 , 极大促进了茶的普及 。 出身于寺院的茶圣陆羽走遍茶叶产地三十三郡后 , 于元760年隐居苕溪(吴兴) , 20年后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 标志着我国茶叶的生产和研究、应用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
《茶经》约七千字 , 包括源、具、选、器、煮、饮、事、出、略、图十节 。 “具”涉及制茶工具20种左右 , “器”介绍了煮茶等28种器具 。 宋陈师道《茶经序》:“夫茶之著书 , 自羽始 , 其用于世 , 亦自羽始 。 羽诚有功于茶者也 。 上自宫省 , 下迨邑里 , 外及夷戍蛮狄 , 宾祀燕享 , 予陈于前 。 山泽以成市 , 商贾以起家 , 又有功于人者也 。 ”可见其影响之大 。
唐代饮茶有四种:粗茶、散茶、末荼、饼茶 。 一般多采用煮茶法 , 也可根据需要配以作料、水果等 。 也有煮茶粥食用的 。 至唐末、五代 , 发明了“点茶法” , 即净茶末撒入沸腾的水中 , 其茶品、水质、火候乃至器具等均有讲究 。 为了增进茶艺 , 僧人或士大夫常举行规模不等的“斗茶”活动 , 鉴别茶的优劣 , 品评烹茶技艺的高低 。 由此出现了一种将茶汤倾注于碗中使汤纹形成各种物象的游戏 , 称为“茶百戏” 。 《清异录》载:“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 , 茶匠通神之艺也 。 沙门福全生于金乡 , 长于茶海 , 能注汤幻茶 。 ”据说他能使汤纹组在一句诗 , 并列四碗可组合成一首绝句 。 正是由于饮茶之风的盛行 , 以至茶成为了文人雅士诗文书画抒写、描绘的内容 , 甚至步入了音乐、舞蹈的天地 。
茶在唐代即已成为重要的外贸品 , 通过定期举办的“茶马互市”传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 。 同时茶作为文化使者 , 通过佛教僧侣的交往 , 传入朝鲜、日本等国 。 尤其在日本发展形成了举世闻名、别具特色的茶道 。 当然茶更多的则是通过商人沿着丝绸之路或海路传到世界各地 。 据记载 , 茶传入各国或各地区的年代为:日本(805年)、阿拉伯(850年)、威尼斯(1559年)、俄国(1567年)、英国(1598年)、葡萄牙(1600年)、荷兰(1610年)、法国(1648年)、南美(1650年) 。 传入东南亚较早 , 但人工栽培较晚 。 如印度产茶始于1834年 , 斯里兰卡1867年 。 印尼1827年 。 世界各国对“茶”的读音 , 都直接效法汉语的语音 , 主要分为广东话“CHA”和夏门话“TE” 。 日本更是将“茶”的字形、读音一并拿去 。 充分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 。
我国地域广阔 , 名茶辈出 , 如西湖的龙井、洞庭的碧螺春、黄山的云雾茶、福建的乌龙茶、四川的蒙顶茶、滇南的普洱茶等等 , 不胜枚举 。 但不管有多少种 , 总分为六大类 , 即绿茶、白茶、乌龙茶(青茶)、花茶、紧压茶(黑茶)和红茶 。 其中绿茶出现最早 , 其次为白茶 , 即由满披白毫的嫩芽制成 , 有“白毫”、“银针”、“老君眉”等 , 宋代著名的龙凤团茶亦属白茶 。 花茶、乌龙茶、紧压茶发明于明代 , 而红茶则产生于清代 。 至于饮茶方法 , 约在明代中后期始由煮饮改为至今流行的冲泡法 , 使饮茶更加方便、普及 。 此外 , 各民族各地区在长期的饮茶实践中还形成了一些独具特色的饮茶风俗 , 如西藏的酥油茶、蒙古的奶茶、白族的三道茶(清茶、甜茶、香茶) , 云南的盐巴茶、桂北的打油茶、闽潮的工夫茶、广东的早茶、湖南的擂茶、四川的盖碗茶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