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南北之间最大的区别 , 不是你甜我咸 , 你米我面 , 而是把一碗北方的炒饼放在南方人面前 , 南方人却不知道它是啥 。
炒饼虽说是北方特色 , 但具体来说 , 还是主要流行于河北一带 。 而河北一带 , 又以石家庄为主 。
石家庄可以说在饮食上 , 并无那么多鲜明到可以流传四海的地域特色 。 但炒饼算是一个例外 。
曾有石家庄人去河南 , 突然看到一个小饭馆 , 挂着一个招牌 , 写着:石家庄小吃 。
此人大为诧异 , 心想:我石家庄土著 , 尚且不知何谓石家庄特色小吃 。 你一个河南人 , 又怎么得知?
进去一问 , 原来此小吃就是炒饼 。
【腊肉|北方人的「炒饼」,心中美食的NO.1,南方人说:不懂!也不爱】
炒饼是北方最具江湖气息的美食 。 从路边摊 , 到街边小店 , 再到夜市 , 人们都喜欢围着炉火 , 感受爆炒的氛围 , 在寒冷的白昼拥抱温暖 , 为盛夏的夜晚增添热烈 。 平凡 , 却不失活力与热情的生活 , 最抚凡人心 。 最向往的生活 , 超不过一碗炒饼的内涵 。
炒饼是北方人情感滤镜最厚的一道美食 。 因为它无法适应光鲜的都市生活 , 也不为南方人接纳 , 所以很多北方人离开家乡后 , 往往很难找到一家卖炒饼的馆子 , 甚至都很难买到一张适合炒饼的大饼 。 越吃不到 , 越想念 , 越想念 , 便越思念 。
我印象里 , 最好吃的炒饼是小时候的夏天 , 端一碗豆角炒饼 , 在大门底下 , 就着一瓣大蒜 , 那叫一个香啊……长大了以后自己做炒饼 , 不知道是哪儿的问题 , 反正就是没有那个时候的香 。
好了 , 回到怎么做炒饼上面 。
超级爱炒饼 , 目前研发的好吃到爆的炒饼:熏肉(河北熏肉)洋白菜 , 腊肉(湖南腊肉)洋白菜 , 腊肉(湖南腊肉)长豆角 , 目前我在深圳 , 每次做炒饼都要自己烙饼 , 自己切 , 麻烦几个小时 , 最后吃到嘴里的时候的幸福感是难以言说的!
我建议这样炒:热锅凉油 , 油还没热的时候放两个大料 , 这样香味出来而且不会炸焦 , 然后放肉(熏肉 , 腊肉不需要腌 , 五花肉瘦肉最好加料酒生抽黑胡椒腌制一会)肉变色放洋白菜或者其他蔬菜 , 然后放入花椒水(用花椒熬的汤 , 如果懒可以放热水加少许花椒粉但是效果不如花椒水好 , 一定不要冷水哦)这个水量是经验之谈 , 多少我也不好说 , 总之要水到最后出锅的时候刚刚蒸发完而不巴锅 , 慢慢掌握喽 。
然后把冰丝铺到菜上 , 盖上锅盖 , 改小火 , 闷闷一会 , 打开锅盖 , 这时候看到饼丝还是雪白 , 因为菜在下面 , 不要搅动 , 这时候加入了自己调配的料汁(生抽 , 醋 , 芝麻油 , 鸡精 , 味琳 , 蒜泥蒜泥一定要加!但是熏肉炒饼腊肉炒饼可以不加)然后搅和出锅!这个菜加主食的河北特色菜我觉得主要是蒜香味为主 , 当然熏肉啊 , 腊肉炒饼分别是果木香和烟熏味 , 都可以自己去驾驭 , 不说了 , 晚上做香菇炒饼!炒饼就像饺子 , 什么食材都可以做!
炒饭 , 讲究颗颗分明;炒饼 , 讲究丝丝分明 。 爆炒的过程中 , 配菜迅速断生 , 恰当地释放出不多不少的水分 , 烙饼的香软得以回归;油脂趁机包裹住每一根饼丝;最后招呼酱油上色 。 烙饼就这样起死回生 , 成为了一盘色泽油润的炒饼 。
个人浅见 , 如果认为说得不对 , 欢迎在评论区指正 。
推荐阅读
- 辣椒酱|偏远乡村,7旬老人的“硬菜”一月吃一次,是有钱也吃不到的美食
- 温州|浙江温州的几道美食,有钱人的早餐 ,简单又凡
- 苏州|比夏花灿烂的,是苏州人的虾籽。
- |香港“四大怪菜”,都是本地人的心头爱,外地人直呼:下不去嘴
- 腊肉|四川甘孜,你没有见过的美食,来看看吧
- 下酒菜|大山深处,7旬老人的“下酒菜”,每星期吃一顿,馋的人流口水
- 烙饼|吃完南方的烧烤,再去吃北方的烧烤,网友哭了:一对比伤害太大了
- 蒸鱼|南方人不理解北方人为什么把吃饺子当成过年过节的一道必需食品!
- 鲍鱼|经典的四川菜是多少人的最爱,尤其是这道回锅肉!
- 豆腐|一家人的午餐,4个家常菜,简单易做又好吃,反复做吃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