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 原姓周, 幼名樟寿, 字豫山, 后改为豫才 。 1989年起, 改名树人 。 鲁迅是他1918年 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用的笔名 。
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 。 自幼受到过诗书经传的熏陶, 他对艺术, 文学有很深的爱好 。
鲁迅的外婆家住在农村, 因而, 他有机会与最下层的农民保持着经常的联系, 对民情 民俗有很深刻的认识 。 这结他后来的思想发展和文学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
鲁迅爱喝茶, 从他的日记中和文章中记述 了不少饮茶之事、饮茶之道 。 他经常与朋友到北京的茶楼去交谈 。 如: 1912年5月26日, “下午, 同季市、诗荃至观 音街青云阁啜茗;” 12月31日, “午后同季市至观音街……又共啜茗于青云阁”; 1917年11月18日“午, 同二弟往观音街食饵, 又至青云阁玉壶春饮茗”; 1918年12月22日, “刘半农邀饮于东安市场中兴茶楼”; 1924年4月3日, “上午至中山公园四宜轩, 遇玄同, 遂茗谈至晚归”; 5月1日“往晨报馆方孙伏园……同往公园 啜茗” 。 等等 。 鲁迅对喝茶与人生有着独特的理解, 并且善于借喝茶来剖析社会和人生中的弊病 。
鲁迅有一篇名《 喝茶》的文章, 其中说道:“有好茶喝, 会喝好茶, 是一种‘清福’ 。 不过要享这‘清福’, 首先就须有工夫, 其次是练 习出来的特别感觉” 。
“喝好茶, 是要用盖碗的, 于是用盖碗, 泡了之后, 色清百味甘, 微香而小苦, 确是好茶叶 。 但这 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 。
后来, 鲁迅把这种品茶的“工夫”和“特别感觉”喻为一种文人墨客的娇气和精神的脆弱 , 而加以辛辣的嘲讽 。
他在文章中这样说:“ ……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 我想, 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 在喉干欲裂 的时候, 那么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 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区别罢 。 所谓‘秋思’, 其实也是这样的, 骚 人墨客, 会觉得什么‘悲哉秋之为气也’, 一方面也就是一种‘清福’, 但在老农, 却只知道每年的此际, 就是要割 稻而已” 。
从鲁迅先后的文章中可见“清福”并非人人可以享受,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命运不一样 。 同时, 鲁迅先生还认 为“清福”并非时时可以享受, 它也有许多弊端, 享受“清福”要有个度, 过分的“清福”, 有不如无:
“于是有人以为 这种细腻锐敏的感觉, 当然不属于粗人, 这是上等人的牌号 。 ……我们有痛觉, ……但这痛觉如果细腻锐敏起来呢? 则不但衣 服上有一根小刺就觉得, 连衣服上的接缝、线结、布毛都要觉得, 倘不空无缝天衣, 他便要终日如芒刺在身, 活不下去了” 。
“感觉的细腻和锐敏, 较之麻木, 那当然算是进步的, 然而以有助于生命的进化为限, 如果不相干甚至于有碍, 那就是 进化中的病态, 不久就要收梢 。 我们试将享清福, 抱秋心的雅人, 和破衣粗食的粗人一比较, 就明白究竟是谁活得下去 。 喝过 茶, 望着秋天, 我于是想: 不识好茶, 没有秋思, 倒也罢了” 。
【鲁迅】鲁迅的《喝茶》, 犹如一把解剖刀, 剖析着那些无病呻吟的文 人们 。 题为《喝茶》, 而其茶却别有一番滋味 。 鲁迅心目中的茶, 是一种追求真实自然的“粗茶淡饭” , 而决不是斤斤于百般 细腻的所谓“工夫” 。 而这种“茶味”, 恰恰是茶饮在最高层次的体验: 崇尚自然和质朴 。 鲁迅笔下的茶, 是一种茶外之茶 。
推荐阅读
- 狂人日记赏析 狂人日记小说赏析
- 鲁迅是他发表什么文章使用的笔名 鲁迅的笔名是什么
- 鲁迅的茶壶套
-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谁写的什么
- 鲁迅姓什么 鲁迅姓什么名什么
- 鲁迅童年的兴趣爱好有哪些 儿时的鲁迅有什么爱好
- 收藏普洱茶要有硬功夫
- 童年的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鲁迅的小时候是个怎样的人
- 走进鲁迅的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走进鲁迅的手抄报简单又漂亮画法
- 鲁迅原名叫什么 鲁迅是哪里的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