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镂精雅的清代文人锡壶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清代锡壶文/张健 北京国家文物局
在中国古代金石类文物中 , 锡器可谓凤毛麟角 。 但早在青铜器时代 , 锡即已广泛运用于器物制作 。 《考工记》载︰「金有六齐 , 六分其金 , 而锡居一 , 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 , 而锡居一 , 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 , 而锡居一 , 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 , 而锡居一 , 谓之大刃之齐;二分其金 , 而锡居一 , 谓之削杀矢之齐 。 」只因锡性脆弱 , 极易折损 , 由于技术条件所限 , 纯粹用锡做器较少 , 而是多用于合金 。
明清时期 , 锡器渐多 。 现所见锡器 , 多属明清两代 , 且以锡茶壶为主 。 由于中国锡的产地在南方 , 锡器制作名家也多为江南之士 。 如明代的赵良璧、朱端、归懋德、王守仁、林俊 , 以及清代的沈存周、归复初、朱坚、陈鸿寿、沉兆霖、陈文述等 。 他们制作或定制的锡壶品质优良 , 镂刻娴雅 。 清代锡壶中的茶壶 , 往往集诗书画于一体 , 巧用雕刻和镶嵌工艺 , 独为文人墨客所爱 。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不少传世的清代锡茶壶 , 现择其精者介绍如下︰1.归复初制锡茶壶归复初 , 《扬州画舫录》作归复 。 他生于明末 , 主要活动在清初 , 世居扬州 , 善于用生锡制模做壶 , 以檀木为柄 , 以玉为嘴及盖顶 , 所制壶人称「归壶」 。 《春草堂丛书‧金玉琐碎》云︰「归壶为归复初所制 , 系以生锡团光其外 , 而空其中 , 以檀为木把 , 以玉为嘴及盖顶 , 取其夏日贮茶无宿味 , 年久锡生鲶鱼斑者佳 。 」与史料记载相吻合的这件归复初制锡茶壶 , 高8.5cm , 呈扁方形 , 四折方形足 , 盖钮为白玉琢成桥形 , 镶紫檀执柄 。 壶表面髹褐色漆 , 底刻方形「归复初制」楷书款 。 壶内尚存斑斑茶锈 , 可见曾被长期使用 。
2.沈存周刻诗句锡茶壶沈存周(1629-1709年) , 浙江嘉兴人 。 据《耐冷谈诗话》载︰「康熙初 , 沈居嘉兴春波桥 , 能诗 , 所治锡斗 , 镌以自作诗句 。 钱箨石诗集中载有《锡斗歌》 , 颇令人称赞 。 元明以来 , 朱碧山之银槎 , 张鸣岐之铜炉 , 黄元吉之锡壶 , 皆勒工名 , 以垂后世 , 而不闻其能诗 。 」沈存周善制各种式样的锡茶具 , 所雕刻的诗句、姓氏、图印均规整精良 。 这件沈存周刻诗句锡茶壶 , 高12.9cm、口径6.9cm、底径6.9cm , 壶身呈核桃形 , 短直径嵌入饰白玉珠钮的拱盖 , 执柄镶嵌髹黑漆的紫檀 , 曲流 , 矮圈足 。 壶腹部一面刻「世间绝品人难识 , 闲对茶经忆古人 。 陆希生句 , 沈存周书」 。 诗的右上角刻椭圆形「竹居」篆书白文戳记 , 句末刻方形「存」、「周」篆书白文连珠印 。 另一面刻「爱其真成癖 , 尝多合得仙 。 徐弦句 , 存周再笔」 , 其后刻方形「存周」篆书白文戳记 。 底部圈足内刻方框「竹居主人」篆书款 。
如果说这件锡茶壶上所引用的均为他人的诗句 , 那么在另一件锡茶叶罐上的吟荷塘采莲七律 , 则足以证明沈存周的诗文之工 。 诗云︰「长歌一曲采莲舟 , 四壁花屏韵逼幽 。 雨盖底擎独高珍 , 露花才吐半含羞 。 盘珠错落惊鱼戏 , 香气融合滞客游 。 自恨欲无佳句赠 , 空余花片夕阳流 。 」末有「戊申冬月」及「沈存周」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