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明]乌龙茶 , 男人茶 【乌龙茶,男人茶】 ■秦燕春
在茶之家族中 , 若随便信口开河说乌龙茶的坏话 , 基本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意思了 。
在我还“没到喝乌龙的年纪”的时候——据资深茶客教训 , 这喝茶也是有年纪的 , 从绿茶到乌龙再到普洱 , 也是一段从绚烂到平淡的人生路呢——我还真说了一回乌龙茶的坏话 , 道是尽管“从来佳茗似佳人” , 但:“乌龙茶是男人茶 。 香得沉郁顿挫 , 霸气厚重 。 对我的口味而言 , 目前却还是一种压力 。 始终觉得那香气有点端架子、不牢靠 , 有点香得‘假’ 。 ”(拙作《茶到中年》 , 2006年12月27日“笔会”)以至有识趣的朋友开玩笑 , 你这个创意应该出卖给茶叶商:乌龙茶是男人茶——多好的广告词 。
乌龙茶“绿叶红镶边”样貌的形成 , 源于发酵过程的双重性 , 鲜叶先萎凋摇青 , 叶缘变红后“炒焙兼施 , 烹出之时 , 半青半红 , 青者乃炒色也 , 红者乃焙色也”:“香气发越即炒 , 过或不及皆不可 。 既炒且焙 , 复捡去其中老枝叶蒂 , 使之一色 , 焙之以烈其气也 , 汰之以存其精力 。 ”(王草堂《茶说》)既要壮烈其气魄 , 又要保存其实力 , 这是不是很像造就一个“好男人”的过程?
万万不料如此旖旎着胡思乱想的茶人 , 在我之前居然还有一个 , 这就是现代中国的文学大家郁达夫:“(铁罗汉和铁观音)为茶中柳下惠 , 非红非绿 , 略带赭色 , 酒醉之后 , 喝它三杯两盏 , 头脑真能清醒一下 。 ”这不仅规定了乌龙茶的男人性 , 还规定了男人的道德性:坐怀不乱 。 此话出自“万一青春不可留 , 自甘潦倒作情囚”的桐庐才子之口 , 想想郁达夫妖丽奔肆的笔墨……我倒真有些吃不准 , 这是夸 , 还是骂乌龙茶呢?
古人也不是没有类似的说法 , 但比起郁达夫或我可就斯文得紧了 。 例如清人张英在《聪训斋语》中就说喝茶亦有年限 , 少年爱喝六安、中年爱喝武夷、老年爱喝岕茶 , 盖为六安如野士、武夷如高士、岕茶如名士 。
无论高士云云 , 反正还是男人茶 。
乌龙茶那份特有的“骨沉肉实”的岩韵或石韵 , 更多得自岭南地区高日照、多雨水的天力 。 闽地本多山 , 山高、壑深、雾重 , 良茶自然长得肥腻瓷实 。 所使用茶青原料、作青、发酵、揉捻方式、烘焙技术的具体差异 , 则决定了乌龙茶千姿百态的品类与质地 。
大红袍是闽北乌龙的代表作 , 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 。 实际上 , 我们平人日常能喝到的 , 都是“二代红袍”或说“小红袍” 。 凤凰水仙又有称“宋种”者 , 与南宋末帝逃亡传说相关 。 武夷水仙因岩韵极强 , 又被称为“石骨水仙” 。 水仙茶(包括我喝到的“大红袍”)是我觉得乌龙茶中最奇怪的品质:“乌龙茶是男人茶” , 她却例外 , 是“乌龙”中的异类 , 其温热柔韧 , 绝少滞涩 , 精纯内蕴、平淡自然、毫无做作张扬 , 精细敏锐而表现为润泽无声……均有可圈点处 , 不仅母性气质丰沛 , 似乎已经接近母性的至境 。 我始终觉得其性更近“红茶”——她和清刚的铁观音之流 , 就审美品质而言 , 差异到天壤之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