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是清亮的季节 , 而茶又有兴奋大脑的作用 , 所以在春天里谈茶也就格外令人兴奋 。 我喜欢喝茶 , 而且也比较讲究 。 茶有许多种 , 但我对绿茶情有独钟 , 特别是龙井、旗枪 , 其次是黄山的毛峰 。 对于碧螺春 , 也是很有兴趣 , 但市面上的碧螺春真假难辨 , 只好敬而远之 。 人们都知道春茶好 , 特别是明前的 , 但是价格太贵 , 所以难以享用 。 我喝茶的标准只是求新 , 入秋之后的新茶也是不错的 。 市面上精致包装的茶叶也不敢恭维 , 其中真假也是难辨 。 我买茶叶都是到专卖茶庄 , 买上100克 , 但必须是新进的茶叶 , 喝完再买 。 茶叶放久了 , 再好都比不上新制的茶叶 , 所以存放茶叶是个学问 , 惟一的办法就是用铁盒封装 , 存在冰箱的冷冻室里 , 这样能保持茶叶新鲜不变 。 【以茶代酒 以水代茶】茶叶的好坏 , 要观其条 , 察其汤 , 品其味 , 方可断定是好是坏 。 好的绿茶茶条色泽鲜 , 发黑了肯定是存茶;然后用热水冲泡 , 观其茶汤 , 色泽为淡绿色 , 而最重要一条 , 好的茶叶泡出来的叶子都是竖立在杯子里 , 很整齐;最后还要品一下味道 , 才能最后确定这个茶叶的品质 。 当然泡茶的水温太重要了 , 滚开的水不行 , 茶叶都烫熟了就不好了 , 一般80 多度的水最好 。 中国人的习惯就是用上好的茶叶 , 沏上一杯茶招待客人 , 这是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 有一次 , 一位侨居海外多年的同学回国 , 我准备招待一下 , 家人建议拣好些的酒店请吃饭 。 我倒另有打算 , 准备了上好的雨前龙井 , 请老同学到家中小坐 。 那天 , 茶几上玻璃壶里的水嘘嘘地响着 , 我们倘佯在茶的香气里 , 叙念起旧日许许多多的人和事 。 老同学回去后 , 特意写信报平安 , 还在信的末尾写道:二十余载知交浅 , 一杯清茗茶香浓 。 可见我们的友谊已不是酒肉之交 , 而是君子之交淡若水了 。 如果你一定要在人情与茶之间找到一种对称 , 这件事一定会给这种对称添上另一种注解 。 1992 年我和单位的总工程师到蛇口出差 , 去找一个中美合资的大企业的老总谈合作项目 , 这位老总是我哥哥高中的同学 , 是好朋友 , 我们家的人都认识他 , 就是通过这层关系进行联系的 , 希望两个企业在一个产品上进行合作 。 我们到了这个企业 , 秘书告诉我们老总正在接电话 , 稍后就来 , 让我们在老总的办公室等 , 并给我们两个人每人倒了一杯只有半杯的白开水 。 当时我心里就有点纳闷 , 但我们互相没有说什么 。 不一会老总来了 , 寒暄一阵 , 就直接谈主题 , 二十分钟不到一切谈完了 , 这个老总明确表示合作意愿 , 并保证以最快的速度从美国总部索取有关技术资料 , 直接寄到我的那个企业 。 最后老总的一句话是:“你们第一次到蛇口来 , 可以多转转 , 看一看 , 这里不错 , 我太忙了就失陪了 。 ” 回来的路上 , 那位总工程师问我:“你和这位老总真的熟悉?我看这件事要黄 。 ”我无言可答 , 心里知道我的总工程师也在寻思着那两个半杯白开水 。 当我们离开深圳 , 回来只有一个星期 , 所有的技术资料用特快专递寄来了 。 我敢打赌 , 这位秘书绝不知道 , 我们这里也把喝茶和白开水混为一谈 。 而蛇口文化或曰美国文化的“混为一谈” , 又和我们家乡的农民的“混为一谈” , 是完全不能够混为一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