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客家山茶的苦涩清香

客家山村的茶叶未走出国门 , 无法与铁观音、大红袍相媲美 , 却充满山野特有的清香 , 散发着晶莹露珠的芬芳 。 他们种茶、卖茶叶 , 却品不出茶的色香味 , 一本本厚厚的茶书 , 很少有人翻阅 。 对于他们 , 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不可或缺的生活之必需 , 而不是怡情悦性之消闲享受 。
走进客家山村 , 每家厅堂方桌上都可看见一把锡制茶壶 , 那是夏之日不可少的茶事 。 清晨 , 主妇们抓上一把自制粗茶放进壶里 , 再去水井打来清水 , 在柴火熊熊的锅里滚沸了 , 用水瓢冲进茶壶 , 倏息 , 屋里飘逸着浓郁的茶香 。 满壶茶近乎是北京的大碗茶 , 摆在那儿任人解渴 。 无论家人、邻居或过路人 , 谁渴了 , 都可任意的喝 , 有色有香 。 从田间劳动归来 , 双脚刚跨进门 , 来不及拭汗洗脚 , 便直冲大厅 , 双手端起茶壶 , 仰起颈脖 , 咕噜噜的牛灌 , 喝个淋漓洒脱 , 才轻轻嘘口气 。
山村人家都有一个用粗竹做就的茶筒 , 盛暑季节 , 到山田干活 , 便盛满竹筒的茶水捎上 , 中午时分 , 用茶水泡饭 , 咕咕噜噜三下两下 , 碗底朝天 , 直吃得饱嗝连连 。 满竹筒茶水 , 未及半日就空了底儿 。
热情纯朴的客家人 , 每年入夏之后 , 都有好心人家在村头村尾的凉亭、屋桥 , 盛满楻茶水 , 供行人解渴 , 称之为施茶 。 困乏行人走进茶亭 , 勿勿来到楻边 , 舀起茶水海喝 , 直至饥渴全消 , 不收分文茶水费 。 能喝上客家人的施茶是莫大幸事 , 使你又添了几分精神 , 继续走向新的征程 , 任茶水的温馨留在心头 。
冬闲之日 , 锡制茶壶也随之闲置 , 茶壶已难得盛茶水 , 也没多少人愿喝冰凉的茶 , 喝上几口 , 冰凉刺骨 , 弄不好要坏了肠胃 。 只有红白喜事和新春佳节 , 茶壶才重新派上用场 , 焕发光彩 。 茶水无法保暖 , 客家人都绞尽脑汗 , 而采用的都是将茶壶装进一个特制木匣 , 用棉絮捂紧 , 是可以保暖半日 , 而后被热水瓶取代 , 锡茶壶成了远逝的历史 。 清早灌上满壶茶 , 终日热气腾腾 。 三两个农友坐在冬天的阳光下 , 搬出热水瓶泡上山茶 , 再摆上一碟葵花籽、炒黄豆之类 , 尽情尽兴仿效城里人品着聊天 , 浸泡着一个个日子 , 虽然那茶苦涩 , 细细品味 , 却能品出异样情韵 , 仿佛甘甜和苦涩的日子就是由一杯杯山茶缀串起来 , 分外的舒心酣畅 。
【品尝客家山茶的苦涩清香】客家山村人喝茶 , 主要是解渴 , 而不是怡然自乐的打发日子 , 也绝无寒夜客来茶当酒的韵味 。 喝茶与饮酒不可同日而语 , 即使来了客人 , 恭敬地递上一杯茶 , 哪怕也端出丰盛的茶点 , 也绝然不能代酒 。 如今 , 在客家集镇出现一些休闲茶馆 , 却始终无法代替客家百姓的山茶 , 在苦涩的清香中 , 却给人感受另一种人生韵味 , 一种自然淳朴的享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