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要点

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茶树菇的袋料栽培技术要点】(一)、栽培方法:
栽培方式目前多采用熟料袋栽培法和瓶栽法, 水培法也试验成功 。
(二)、栽培材料:
凡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农副产品下脚料, 茶饼粉、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都可以栽培茶树菇, 但以茶籽壳、茶籽饼加入培养料生产出的产品香味、色泽、药用价值都不失天然特殊风味 。 木屑以阔叶树木最好, 如杨树、柳树等栽培茶树菇产量较高, 菌丝生长较快 。 不管采用哪一种木屑都以陈旧的比新鲜的好, 要把木屑堆于室外, 长期日晒雨淋, 让木屑中的树脂挥发及有害物质完全消失 。 未经堆积的木屑, 栽培茶树菇菌丝生长慢, 产量低 。 其配方中加入棉籽壳, 营养丰富, 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 制作的培养基通气较好, 可提高产量近一倍 。
(三)、拌料装袋:
先将棉籽壳粉碎成米粒大颗粒状, 先一天用1-2%石灰水浸泡10-14小时, 捞起后, 加入其它培养料拌匀装袋, 茶籽饼需粉碎成粉末状, 拌入其它培养料内装袋灭菌 。 各种培养料最好是80-90目, 旧料比新料好, 棉籽壳要提前一天加水搅拌, 堆积、覆盖薄膜, 使其吸水均匀, 第二天再加入辅料, 充分拌匀, 含水量应掌握在70-75%以内 。 料拌好后, 即可装袋(袋子规格32×15或40×17-18cm, 5丝米的聚丙稀薄膜制成), 装袋时要求光滑均匀, 而且要装紧, 再用扎口线扎紧, 送入灭菌灶内灭菌 。
灭菌、接种、培养:
(一)、灭菌:装袋完毕, 用干净的棉布擦干净菌袋表面, 便可进锅灭菌 。 高压灭菌要求温度在115公斤压力下灭菌3小时, 常压灭菌需温度在100℃后再保温100℃, 维持10-12小时 。
(二)、接种:首先应选择质量好, 菌龄不超过80天的适龄菌种, 接种时的菇筒的余温不能超过36℃, 否则易烧死菌种, 造成不萌发菌丝的现象 。 温度低于30℃后, 将菇筒放入接种箱内, 再将各种接种器械经75%酒精消毒后(一般各种器械用酒精棉擦二遍)放入接种箱内一起用消毒粉消毒15-20分钟, 可开接种, 接种时袋口要靠近酒精灯火焰处, 袋口朝下, 除少量菌种接入洞内, 大部分菌种放在培养基表面, 然后扎紧袋口, 一瓶生产种可接菌袋20-25袋 。
(三)、培养:接种后速将菌袋放入培养室的菇架上培养(培养室内放入菇筒的前三天应做好消毒灭虫的前期工作, 否则容易感染杂菌及病虫害;菌袋立着放比较好, 20天以后应堆起, 横着放, 底对底, 一般应放5-6层为宜), 室内应保持23℃左右 。 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不超过65%左右 。 室内光照不能太强, 应在黑暗下培养, 以免一面发菌, 一面出菇的现象出现, 早晚通风, 勤打扫, 特别注意防鼠害, 以免感染其它杂菌, 造成严重损失, 菌丝生长经30天左右, 可解开扎口线, 进入少量空气, 使其更快成长 。 一般, 温度适宜, 在60天左右, 可开袋出菇 。
出菇管理:
菌袋长满菌丝后, 再过10天左右, 积温度在1600-2000度时可搬入事先经消毒灭虫的大田棚内, 也可在室内, 再将菇筒用0.5%PP粉液体冲洗干净菌袋表面的灰尘及细菌, 干后用刀片在接种口即菌袋顶部割开一寸左右小口, 盖上薄膜, 保持温度在20-28℃左右, 相对空气湿度85-90%以内, 开口后十几天, 不能直接喷水, 以免感染杂菌, 开口五天后, 湿度过高, 早晚通风可长一点, 一般10-15分钟, 湿度过低, 可在旁边喷水提高湿度 。 菌丝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阶段料面颜色起变化, 初期出现黄水, 表面有深褐色的斑块 。 接着出现小菇蕾, 只要温度湿度适合, 一般开袋后15-20天内开始出菇 。 从菇蕾采收一般需要5-7天 。 第一期出菇时不须过多喷水 。 采收第一期菇后应停止喷水5-6天, 任其恢复菌丝生长, 为下期出菇积累营养 。 15天后再逐步提高温度到第二期菇长出,时间间隔约需5-15天 。 以后按以上管理方法, 再出第三期菇, 采摘三期菇后, 如菌袋干燥失水, 可开袋喷水, 增加湿度, 还可出二期菇 。 只要管理得当, 一般每袋可出鲜菇3-4两, 干菇0.025-0.04斤左右 。 生物效率高达80-9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