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茶俗

川东北农村的饮茶风俗很特别也很简单 。 一把茶壶一只碗 。 茶叶不用制 , 沏茶不用泡 , 叫煮或者熬最为贴切 。 喝茶也不讲究 , 天冷喝热茶 , 天热喝凉茶 , 对夏天热茶可解暑之类的事不知道也不会在意 。 家乡农村熬茶很简单 。 火塘里的搭钩子(悬挂锅、壶的钩)上 , 挂着一把已盛满清水且烧得黑不溜秋的水壶 , 把刚摘回来的连枝带叶的鲜茶用清水淘净 , 放入茶壶升火煮沸 。 那水沸之时 , “卟”的一声 , 壶嘴里顿时冒出缕缕热气 , 壶盖冲开携带着香气的白色泡沫一齐涨潮 , 甚至溢出罐外 , 飘出一种浓浓的青香来 。 那茶水鲜绿而清澈 , 略带一种淡淡的苦涩 。 这种苦涩味儿 , 与一般意义上的苦涩已经大不一样 , 因为经过岁月和怀念的浸泡 , 那滋味儿常常让我比现在喝那名茶更感陶醉 。
那时 , 茶水往往都是为在地里忙活儿的人准备的 , 故平时那茶壶里的茶一直都不会是空壶 。 冬天一壶热茶 , 炜在火塘的边缘 , 随时保持着滚烫的温度;炎热的夏天 , 熬得浓浓的鲜茶 , 先倒入另一个茶壶里连壶放入冷水冷却后 , 再装入保温瓶或其它器皿内保存待用 。
寒冬腊月 , 在地里干活或在山上砍柴的庄稼人 , 双手插在衣袖里嘴里冒着白气打着寒颤回来 , 家里人首先是捧上一大碗热茶奉上 。 捧着一碗热茶 , 暖暖地烫着几乎冻僵的双手 , 再在碗口轻轻地一吹 , 将碗口放在嘴边 , 一口入肚 , 滚滚而下 , 一股热流顺喉舒适熨帖到胃的底部 , 顿觉一股暖流遍布全身 , 温暖从双手弥漫至心底 。 一碗下肚 , 淡淡的清香便由舌尖入喉 , 直落肺腑 。 此刻 , 隆冬的寒意早被这碗热茶驱赶得无踪无影了 。
炎热的夏季 , 忙碌一天的庄稼人 , 回到家已是大汗淋漓 , 嘴里一边埋怨着“这鬼天气” , 一边用要冒出火的眼睛到处搜寻 , 迫不急待地在屋里寻找可以解渴的东西 。 当看到那壶凉茶 , 顺手拿它一个大碗满满地盛上 , 放到嘴边一饮而尽 。 这凉茶下肚 , 五脏六腑都跟着冷却下来 , 一身的热汗也顿时收了起来 。 虽然鲁莽 , 却也立竿见影 。
说起这鲜茶叶熬茶 , 不杀青不揉制也不荫干 , 好像算不得什么叫做茶 。 然而 , 那时家乡农村则喜欢这样喝 , 我也喜欢喝 。 就是现在我每次回到老家 , 都会去摘些新鲜的粗叶嫩枝来熬着喝 。
【川东茶俗】最近想起这家乡父老喝茶的习惯 , 便在网上浏览 , 看看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简单而显得有些太懒的喝法 。 结果发现喝这未经风干的鲜茶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种奢望 。 具茶叶专家考证 , 鲜茶有大量对降血压、减肥有很好效果的微量元素 , 且凭自己喝茶的经验证明经过风干处理后的茶叶香味和口感与新鲜茶叶略显逊色 。 难怪 , 今天杭州茶叶专家 , 经过多年研究将鲜茶用冰冰起来 , 可保鲜两三个月 , 让很多爱茶人大饱口福并喝上鲜茶 。
看来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 这种喝茶的简单也不是什么不懂科学 , 虽不会也没有那个条件没和精力对制作后的茶与不用制的茶进行科学的鉴定分析 , 但他们却在长期的生活体验中得出了经验 。
惯随人类的进步而改变 。 夏天喝凉茶的习惯也在改变了 , 他们懂得了喝热茶时 , 通过发汗 , 可使人体皮肤表面温度在数分钟之内明显降低 , 在大大改善口渴的感觉的同时 , 还能达到真正降温的目的 。
所以今天你到川东北的农村 , 那一碗浓浓的鲜茶一定是热的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