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老婆自酿葡萄酒,毒倒丈夫,丈夫就喝了一口( 二 )



更关键的是酿酒工艺 , 酿酒过程中有一道非常关键的工序:去除甲醇 。 葡萄中含有果胶 , 果胶在发酵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甲醇 , 甚至温度较高时 , 甲醇的含量也会升高 。
酿酒厂已经有成熟的工艺去除甲醇 , 而且在制作过程中也会精准把控 , 产生的甲醇较少 。 但是自制葡萄酒就很难检测到甲醇含量了 , 很容易造成自制葡萄酒中的甲醇超标 。

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科研人员做过一个实验 , 检测了6份自制葡萄酒的甲醇含量 , 结果发现自制葡萄酒甲醇含量最高者超出了国家标准的1.358倍 , 总体合格率仅为33.3% 。 而市场上出售的葡萄酒 , 甲醇含量都低于国家标准 。
重庆潘女士的丈夫之所以喝了一口就中毒 , 医生猜测的原因就是“甲醇中毒” 。 潘女士的丈夫只喝了一口就中毒 , 说明甲醇的超标是非常严重的 。

杂菌超标自制葡萄酒的第二个风险是:杂菌超标 。
其实这个很好理解 , 葡萄是有机物 , 在自酿葡萄酒的过程中 , 我们肯定不会添加防腐剂 , 而是用发酵的酒精来杀死杂菌或者控制杂菌的生长 。
但是 , 在酒精还没有达到一定浓度的时候 , 此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是可以在这里生长的 , 比如:酵母也是一种菌 , 它就在里面生长和繁殖 。

尤其是我们酿酒所选择的葡萄 , 大多是鲜食葡萄 , 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是有区别的 , 其中酿酒葡萄的果皮较厚 , 果肉较少 , 而且酿酒葡萄的白利糖度一般是24-26 。
而咱们平时吃的鲜食葡萄果皮薄 , 果肉多 , 白利糖度是17-19 , 没有酿酒葡萄的含糖量那么高 , 在发酵的时候酒精的含量可能不够 , 无法抑制杂菌的生长 。 一般有经验的会在自制葡萄酒时 , 放一些白糖进去 。

除了葡萄的选择之外 , 存放环境也非常重要 , 高温虽然能加速发酵的进行 , 但是高温环境也很容易引起食物变质 , 葡萄酒中的酒精浓度没那么高时 , 细菌滋生可能会产生大量有毒物质 , 比如:肉毒杆菌等 , 可能会引起人们生病 。

家庭酿酒有爆炸风险自制葡萄酒的第三个风险是:爆炸 。
2016年江门一住宅楼内突然发生爆炸 , 附近居民不明所以 , 赶紧报警求助 。 警方排查后发现 , 竟是一瓶自制葡萄酒爆炸了 。
事发时正好是凌晨 , 熟睡的张女士一家被剧烈的爆炸声炸醒 , 但因为爆炸声音太厉害了 , 张女士一家不知道究竟哪里发生了爆炸 , 以及会不会发生二次爆炸 , 没敢走出客厅 。
确认爆炸不再发生时 , 张女士看到家里的三个自制葡萄酒瓶子已经被震碎了 , 家里一片狼藉 。
张女士表示 , 这瓶葡萄酒已经酿制了1年 , 平时就放在桌上 , 担心漏气还塞紧了盖子 。

2018年 , 徐州的冯女士也是在家自酿葡萄酒 , 结果操作不当酒瓶爆炸 , 导致8岁女儿右手臂被炸伤 , 10多块玻璃碎片扎入女孩身体 。
事实上 , 自制酿酒之所以会爆炸 , 主要是操作不当导致 。
葡萄酒在发酵的过程中 , 糖分会转化为酒精 , 但是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 如果瓶子非常严实 , 气体就会堆积在酒瓶内部 , 久而久之内部压力就会升高 , 犹如不断膨胀的气球 。
当内部的压力超过了瓶子所能承受的极限 , 就会发生爆炸 , 爆炸事故可能会划伤周围人 , 非常危险 。

自制葡萄酒还能喝吗?自制葡萄酒的隐患有这么多 , 还能喝吗?
如果自制葡萄酒严格按照步骤 , 比如:彻底清洗封装瓶子 , 瓶子内没有杂质和水分残留 , 以及装葡萄时不要超过容量的1/3 , 封口不要太紧 , 发酵时气温不能太高等步骤 , 发酵出的葡萄酒中毒风险并不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