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记忆】上海的“元宵”品种和历史你知道吗

今天是元宵节 。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一种习俗 。 圆圆的糯米汤团 , 象征着幸福团圆 , 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美好的祝福 。 上海的“元宵”分为北方式、宁波式、苏式、广式等等 。 还有酒酿圆子、鸽蛋圆子、“本帮汤团”等许多其他品种 。 此外还有擂沙圆、干煎等“干”做和“干”吃的方式 。 一起来了解下吧!
有“湿”还有“干”
汤团的各种包法与吃法
“元宵”也就是汤圆 , 也称汤团 。 它的叫法不同 , 包法和吃法也有各种流派 。 近代上海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开埠的通商口岸 , 五方杂处、南来北往的各色人等也把各地不同的汤圆带到了上海 。
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着一份由老上海“美食达人”所撰写的《元宵佳节话“元宵”》手稿 , 它出自老上海工商业者史景珍女士的手笔 。 在她的记述中 , 上海的“元宵”分为北方式、宁波式、苏式、广式等等 。
品种|【记忆】上海的“元宵”品种和历史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史景珍撰写的《元宵佳节话“元宵”》(上海市档案馆藏)
北方式的“元宵” 是用干糯米粉滚成像核桃大小的圆子 , 它的馅心是用核桃肉、瓜子、青梅、红瓜等与熟猪油、白糖、面粉糅混制成的 。
而俗称“宁波汤团”的宁波式“元宵”却是用浸透了的糯米水磨粉做成 , 中间包猪油豆沙或猪油白果 , 煮熟吃时滑润柔甜 , 别具风味 。
虽然 , 我们现在吃的汤团有甜有咸 , 但史景珍文中的“元宵” , 都是一色的“甜口” , 这大概是她的个人喜好了 , 却也符合一般大众对于江南人的印象 。
品种|【记忆】上海的“元宵”品种和历史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在笸箩内滚成的北方元宵 。 有时以“元宵”特指北方元宵 , “汤团”指南方元宵
其实 , 上海的“元宵”还有许多其他品种 。
比如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酒酿圆子 , 考究的“原料以往用金坛的糯米 , 质量较凝 , 酒酿是自己酿作的 , 甜而不酸 , 圆子馅芯多而甜 , 其味佳美 , 为顾客所欢迎 。 如逢立夏节期 , 顾客更多” 。
品种|【记忆】上海的“元宵”品种和历史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酒酿圆子
还比如鸽蛋圆子, 最初是心灵手巧的摊贩们放在篮子里在老城厢城隍庙的各个茶楼里叫卖的 , 特点小巧玲珑 , 形似鸽蛋 , 松软香甜凉快 , 圆子中糖馅心是满腹糖水 , 冷后也不凝结 。
其实 , 上海本地也有“土生”的“元宵” , 也就是所谓的“本帮汤团” (又称圆子、团子) 。 “本帮汤团”大多以菜肉为馅 , 个头也较宁波汤团更为硕大 , 4个下肚 , 胃口小一点的吃客就要“扶墙而出”了 。 现如今上海郊区的七宝、新场等古镇 , 基本都能找到这样的汤团店 , 生意也都还不错 。
品种|【记忆】上海的“元宵”品种和历史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本帮汤团(又称圆子、团子)
至于圆子的吃法 , “一般都是用沸水煮来吃 , 煮好的圆子吃起来糯中带坚 , 入口一包糖汤 , 润甜非常 。 ”而鸽蛋圆子却可以沸水煮熟了放冷再吃 , 在没有冰箱的年代 , 夏令时节来一小碗鸽蛋圆子 , 可谓是上佳的解暑冷食了 。
品种|【记忆】上海的“元宵”品种和历史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鸽蛋圆子
除了以上这些“湿”的做法和吃法 , “元宵”还有“干”做和“干”吃的 。
名点擂沙圆就是“干”做的代表 。它是将煮熟的汤团滤去水分 , 滚上一层豆沙粉 , 热吃、冷吃都可以 , 吃口香糯 , 携带方便 , 深受人们的喜爱 。 擂沙圆上的豆沙粉 。 其制作需选用一级赤豆 , 淘净煮酥 , 捣碎晒干 , 磨成细粉 , 放在锅里炒至微焦 , 有豆香味即出锅 , 最后用细筛筛过 。 做好的豆沙粉呈褐黄色 , 裹在“元宵”上煞是可爱 , 令人食欲大开 , 和我国北方的传统小吃“驴打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