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 。 背靠重庆 , 作为达州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桥头堡”城市大竹县 , 也落地了县域智慧城市创新中心 , 助推大竹县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 , 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
文章图片
华为大竹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概念图
建圈强链的明线和暗线
“隐形冠军”只是缩影 。
“建圈强链”才是四川产业发展的主题 。 联东U谷成都医学城科技企业港一期 , 引进了54家企业 , “三医”关联企业聚集度达到95% , 建立起了真正的“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专业园区 。
除此之外 , 在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聚集了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等10家整车头部企业 , 以及大众发动机、富维江森、安波福等30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 , 形成了汽车产业全链发展 。 总投资达50亿元的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也已经开工 , 该项目将帮助成都构建新型显示产业“朋友圈” 。
但这也只是“建圈强链”的一条明线 , 加速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融合 , 则是另一条暗线 。 鲲鹏入川两年多 , 产业生态带动效果明显 。 据相关产业生态发展报告数据显示 , 2020~2021年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带动实现总产值近百亿元 。 到2025年 , 四川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带动总产值可达千亿元 。 同时 , 就带动增加就业情况来看 , 鲲鹏计算产业生态是带动就业显著增加的成长性产业 , 预计2025年鲲鹏计算产业生态系统合计带动就业近30万人 。
文章图片
成都鲲鹏生态基地
此外 , 人工智能领域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 四川人对人工智能的追求 , 并不是为了让“棒棒军”失业 。 人工智能也像是一条扁担 , 一头挑起了产业生态 , 一头挑起了创新生态 。 在过去几年中 , 四川已孵化出一批人工智能相关企业 , 华鲲振宇、川大智胜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截止到去年初 , 四川已有的6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累计营收已超过400亿元 , 足以见得产业需求十分旺盛 。
建圈强链的组合拳
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 , 已基本勾勒出四川产业发展的思路 。 “建圈强链”是产业生态 , 已落地的双流物联网云创新中心、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是创新生态 。 两者融合既是“建圈”也是在“破圈” , 既是“强链” , 也是“补链”和“延链” 。
另外 , 这还是一套组合拳 。 以成都智算中心项目为例 , 生态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已经被打通 。 四川与华为合作 , 采用“一中心四平台”的模式 , 实现产业生态与人工智能的融合 , 即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基础 , 同步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 。
其中 , “成都昇腾人工智能生态创新中心”的成立将在成都智算中心的基础上 , 承担公共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产业聚合发展、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职责 , 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门等提供人工智能算力;并联合四川高校院所、高科技企业共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 , 树立更多创新应用标杆、提升城市人工智能产业影响力 。
2022年 , 结合成都建圈强链专项行动 , 华为还将在四川落地欧拉创新中心 , 进一步推动基础软件生态走向成熟 。 由此可见 , 华为不仅在着力于“根技术”的研发 , 也在为四川创新生态培养“种子”企业 。 两者融合将以无处不在的智能、无处不在的科技创新 , 激活四川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兴业 , 支撑心中有“数”的四川产业生态发展升级 。
推荐阅读
- 尖椒|川味尖椒回锅肉
- 任正非|华为的吃文化:餐厅11000平,8大菜系俱全,外出吃饭一律领导买单
- 回锅肉|四川小镇上的苍蝇馆子,靠一盘回锅肉火了30年,当地人却说很一般
- 爱儿|油豆腐配川味腊肠
- 服务员|四川一烧烤店员工将剩菜放回取餐处,市场监管局:将到店调查
- 黄芽|四川4大“无名茶”,在当地口碑一流,奈何走出蜀地却无人问津?
- 黄金区|中国白酒为什么要看向四川?宜宾:白酒黄金区的“中国酒都”
- 品种|餐厅川式凉菜如何搭?合理搭配很重要!
- 排骨|你眼中的四川人怎么样
- 蛋糕卷|原味蛋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