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川之大,怎样才能装得下?建圈强链,四川心中有“数”】四川人说的“巴适” , 不是躺平 , 那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 , 就像四川发展人工智能 , 是为了更“巴适”地工作 , 更“巴适”地生活 。 四川人喜欢的“火锅” , 也不是麻辣味道的一锅乱炖 , 那是很有仪式感的友情社交 , 就像四川喜欢以“建圈强链”这样的底料 , 赋能千行百业浸透沸腾 。
文章图片
川之大 , 装得下也留得下
川之大 , 20个地州装不下 。 四川下辖21个地级行政区、183个县级区划 , 皆为全国之最 。 难得的是数量多 , 质量也不错 。 在“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榜单中 , 四川位列第一 , 有26座县城入围 。
川之大 , 产业和投资都留得下 。 四川虽大 , 但产业集群特征明显 。 成都连续9年获得“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 。 而且在落地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后 , 更是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等20个重点产业进行精耕细作 , 推进产业生态与创新生态互动融合 。
川之大 , 不多些算力怎能装得下?计算力即生产力 , 计算力有多澎湃 , 生产力才能有多璀璨 。 四川是中国三大动力设备制造基地 , 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 且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 。 如此多元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 需要有扎实的数字底座 , 需要鲲鹏、昇腾等多样性算力 , 释放每一比特数据的生产力 , 释放每个应用场景中的生产力 。
四川的隐形冠军们
“天府之国”是经济大省 , 也是数字经济大省 。 2019年10月 , 四川首批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 并因此定下“小目标”:到2022年 , 力争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超过2万亿元 , 占GDP比重达到40% 。
在此其中 , “隐形冠军”群体已崭露头角 。 德国人口8200万 , 与四川省相仿;德国面积35.76万平方公里 , 较四川省略小 。 德国的崛起 , 依靠工业革命 , 更依靠“隐形冠军” , 在全球3700多家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中 , 德国约占1/3以上 。
四川也有“很德国”的一面 , 同样不缺少“隐形冠军” 。 2021年 , 四川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3家 , 总数已达207家 , 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 。
而且相比德国同行 , 中国的“隐形冠军”似已找到更快速的发展思路 。 相关统计表明:中国“隐形冠军”企业研发人员数量 , 是同等规模德国企业的4~5倍 , 而且他们更容易获得全方面的支持 。
华为就是“隐形冠军”背后的“显性冠军” 。 2019年华为与四川双流成功牵手 , 华为(成都)物联网云创新中心在双流落户并正式投入运营 , 可谓是“天作之合” 。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 , 随着5G网络和技术的逐步普及 , 物联网应用开始全面开花 , 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习以为常 , 开始改头换面以“智慧”的方式重新出现 。
文章图片
华为(成都)物联网云创新中心
这其中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 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燃气、智慧路灯、智慧水表等 , 而由华为IoT(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打造的全场景智慧物联网解决方案 , 让双流当地的制造企业看到了转型的前景和希望 。
此后 , 类似的城市产业赋能平台(产业云创新中心)相继落地四川 , 华为成都软件开发云创新中心、绵阳·华为数字经济联合创新中心为推动成都、绵阳两地的产数融合、产业创新升级提供了源动力 , 助力近200家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 , 解决了当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 截止2021年末 , 创新中心累计协助近600家企业及机构开通云服务 , 提供了2500余次上门技术赋能培训 , 协同高校开展人才培养计划 , 培养开发者人数超过10万人 , 大力促进了四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提能升级 , 有效助力四川打造西部领跑、全国领先的数字驱动发展高地 。
推荐阅读
- 尖椒|川味尖椒回锅肉
- 任正非|华为的吃文化:餐厅11000平,8大菜系俱全,外出吃饭一律领导买单
- 回锅肉|四川小镇上的苍蝇馆子,靠一盘回锅肉火了30年,当地人却说很一般
- 爱儿|油豆腐配川味腊肠
- 服务员|四川一烧烤店员工将剩菜放回取餐处,市场监管局:将到店调查
- 黄芽|四川4大“无名茶”,在当地口碑一流,奈何走出蜀地却无人问津?
- 黄金区|中国白酒为什么要看向四川?宜宾:白酒黄金区的“中国酒都”
- 品种|餐厅川式凉菜如何搭?合理搭配很重要!
- 排骨|你眼中的四川人怎么样
- 蛋糕卷|原味蛋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