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走出通识教育的误区( 二 )


“重混成为培养跨学科人才或者跨学科人才成长方向的教育哲学概念,构成‘四新’建设背后的哲学基础 。”卢晓东说,从这个角度审视通识教育,可以将通识教育和通识课程看作“浅度重混”,转学、辅修/双学位教育、第二学士学位教育和联合学士学位看作“深度重混” 。
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熊李力阐述了他对大学通识教育若干层次的认识 。
在他看来,大学通识教育的第一层次是拓宽视野、传播知识,借助通识教育,学生得以涉猎跨学科知识,扩大知识面 。第二层次是多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理论与现实问题基本的观察与分析能力 。第三层次是跨学科观察与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将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置于跨专业跨学科的观察与分析框架中,提升本专业本学科的学习与研究能力 。
“跨学科与多学科,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更加强调各学科分析框架之间的联动兼容,凸显通识教育与专业学习之间的互动性 。由此可见,通识课程不是专业课程的简化版或通俗版,而是专业课程的升级版 。”熊李力说 。
“以点代面”整体设计
对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一个经典的比喻,即“狐狸”与“刺猬”的故事,其可用于形容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区别 。“狐狸”指的是通才,“刺猬”指的是专才 。换一种理解,“通”与“专”也是“面”与“点”的关系——并不是有了通识教育,通专就能天然融合 。过去,一些高校在设计通识课时,往往希望涵盖的知识面越广越好,却适得其反,导致通识课程流于形式、流于表面 。
龙永红认为,通识课程要通过“以点代面”的理念进行整体设计 。“核心通识课程的门数要丰富、全面,一般通识课程要以‘点’切入,着重在深层次思想、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上下功夫,配合课外阅读书目的设定以及研读环节,以实现‘以点代面’,形成关联辐射,力求同一大类不同课程达到共同目标和等同效果 。”
如何做到“以点代面”?
龙永红表示,首先要摒弃过去由各学院申报、计算机遴选的模式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在推广阶段,该校采取了在学院领导、骨干教师共同研讨基础上,协商各个学院要承担的通识课程的做法 。
“做好‘以点带面’的核心在于,学生需要广泛的阅读和研讨 。”龙永红表示,要强调课外研学与课堂教学的紧密结合 。
通识课实行大班教学+小班讨论 。在任军锋看来,小班讨论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助教不可忽略 。
“助教通常由硕士生、博士生担任,不同助教有着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其区别在于助教是否能把学生的问题凝练成进一步讨论的话题 。这依赖于助教的表达能力、综合能力,但更重要的是他的学术能力 。因此,对于助教的培训,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术能力 。”任军锋说 。
很多高校在通识课程的建设与遴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考试形式还是过于传统 。在备考时,学生只要背诵教材上的知识便可以拿高分,这导致通识教育“最后一公里”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
龙永红认为,期末考试的内容和方式应侧重考查学生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应具有适当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和挑战性 。“课堂的互动情况、读书笔记、研究习作和课外研讨情况,应计入平时成绩 。课外指定的研学内容,也应该纳入期末考试的考核范畴 。”
从根本上扭转教风学风
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并非开几门通识课程就能够实现,在任军锋看来,它是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大学教风和学风的重要手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