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中媛|花博会“开”出城市消费新热点
文汇报首席采访人员 徐晶卉
【马中媛|花博会“开”出城市消费新热点】马中媛没有想到 , 花费4个多月研发的两款花博会特许冰淇淋如今成了“网红” 。 为期一个多月的花博会 , 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前来“打卡”——买一支3D打印的花形冰淇淋 。 无论是白玉兰造型的牛奶桂花味冰淇淋 , 还是崇明水仙模样的薄荷白巧克力味冰淇淋 , 都仿佛能与园中之景融于一体 。
历经1140天精心筹办、43天精彩绽放的第十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已落下帷幕 , 但它所带来的消费启示却值得回味:这场首次在岛屿上、乡村中、森林里举办的花博盛会 , 开幕前并没有太多成熟的消费场景 , 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长”出了城市消费新热点 。 这些创新型消费 , 不仅聚焦花博新品 , 而且有效融合了“吃住行游购娱”;不仅绽放于花博会期 , 还将持续产生更多溢出效应 。
花博限定新品做足消费增量
从0到1的花博限定新品 , 是花博会期间的一道风景线 。“光明食品集团本次为花博会打造的特许经营商品共有九大类41个新品 。 ”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介绍 ,“我们不想做既有商品的搬运工 , 而是借力花博机遇打开脑洞 , 做一些不一样的消费增量 。 ”
花博园区两款3D打印冰淇淋 , 就出自光明乳业研究院项目经理马中媛之手 。 为了这两朵花 , 马中媛可是费尽了心思 。 原来 , 市面上所有的3D打印冰淇淋都是人工脱模 , 价格在30元左右 。 为了更好满足花博会大客流的消费需求 , 马中媛带领团队聚焦规模化生产、降低售价两项课题 。 为此 , 她与设备研发人员一起 , 反复打磨生产线 , 在短时间内研发出3D打印冰淇淋自动生产流水线 , 把浇模、脱模交给机器完成 , 并通过增加“液氮浸涂、极速造型”新工艺 , 让花形冰淇淋栩栩如生 。 数据显示 , 截至7月1日 , 仅悠焙花博店一家门店的冰淇淋就卖出了5200多支 。
借由花博盛会 , 一批老字号通过产品创新、跨界合作等新方式 , 点燃了城市消费新热点 。 在怀旧的大白兔快闪旗舰店里 , 大白兔奶茶、花生牛轧糖奶茶、花博定制款大白兔产品都是抢手货;在花博园里 , 一辆辆古早复刻版光明移动贩卖车穿梭其间 , 打开新品体验;在光明花博小镇稻田书店 , 不仅能感受土地基因中的农垦文化 , 也能既买书也买米 。
立体化场景做厚消费体验
不同于在城市举办的博览会 , “开”在森林里的花博会可放大消费半径 。 在世界级生态岛上打造融“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新消费模式 , 本就是上海做厚消费体验的宝贵实践 。
本届花博会举办前 , 崇明区为此提升了岛上的“颜值”:8万多户农村家庭陈旧的棚舍被拆除 , 宅前屋后多了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 , 乡村风貌整体提升 , 每条道路、每条河流、每个村庄、每块农田都是风景;生态岛上的宾馆扩建、新建 , 农家乐、民宿升级改造……上海文旅企业联袂推出的12项春季“爆款”产品 , 皆从变化中孕育新机 。
“我们这次推出了花博与民俗文化的组合 , 游客不仅能畅游花博 , 还会打卡附近的江南三民文化村 , 通过衣、食、住、行、艺、玩、商等七大主题 , 体验江南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化 。 ”携程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 崇明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宝藏” 。
骑游花博、船游花博、花博亲子游……因为花博会 , 消费体验的场景被打开 , 光明瑞华果园、西沙湿地、沪东造船厂等散在崇明岛及周边的景点 , 串联成不同的线路 , 呈现出“花博+商旅文”结合的多种融合模式 。
推荐阅读
- 蒸菜|元旦家宴,学会这6道蒸菜,简单快手,营养不上火,全家老小都夸你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清炒南瓜|做南瓜饼,不要只会加糯米粉,多放1味料,更香更软不粘牙
- 卤肉|家常卤牛肉做法,只要4种香料,酥烂酱香出肉多,学会可以摆摊了
- 酱香白酒|美酒配英雄!武林大会举行酱香白酒品鉴会
- 花生油|当每次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我脑海里都会出现这道菜
- 早餐|学会贝贝南瓜八宝饭,早餐不用愁
- 鲜姜|买到了心心念念的宁夏滩羊却不会做,看这里分分钟馋死你!
- 川菜|小白一看就会的宴客菜经典老川菜——糖醋脆皮鱼
- 面团|自从学会巨无霸汉堡胚,家里就我掌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