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茶饮|“网红茶饮”频现卫生问题 品牌不能“道歉”了之
新闻背景:
蟑螂乱爬、水果腐烂、抹布不洗、便签不实……近日,有采访人员“卧底”网红奶茶店“奈雪的茶”打工,发现其多家门店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奈雪的茶随后发布通告表达歉意,决定对两家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改,并就曝光的问题逐一进行说明。
“网红茶饮”为何屡现卫生问题
奈雪的茶并非个案。前不久,蜜雪冰城就因篡改食材日期,违规使用隔夜冰激凌、奶浆、奶茶等食材而被责令整改;喜茶也被多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今年6月,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管局公布的专项抽检结果显示,喜茶在微生物、糖类方面存在风险。2019年曾因孕妇喝出绿头苍蝇而被整改通报。网红餐饮品牌究竟为何屡现卫生问题?
或因食品卫生不达标,或因低俗营销,网红奶茶店被点名批评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具体到这次被曝光的“奈雪的茶”,仅就食品卫生一项暴露出的隐患就令人瞠目:蟑螂爬向面包制作间,说明虫害消杀工作不到位;使用发黑芒果,说明新鲜原料取材无保障;生产时间标签出错,说明工作人员不尽责;后厨物料凌乱,更是为“舌尖上的安全”埋下祸根。奶茶越来越为现代人追捧,如何保证喝上放心饮品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网红奶茶店不能继续野蛮生长
早在2018年,市场监管总局就发布《关于加强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监督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分别从严格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和产品抽检、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社会共治等四方面推出一揽子举措,共同守护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已过3年光景,奶茶店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依然堪忧,今年年初上海更是爆出抽检奶茶店全部“沦陷”的消息。政策规定面面俱到,饮品的卫生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治理网红奶茶店,难在哪儿?
各类奶茶店野蛮生长或是原因之一。面对激烈竞争的饮品市场,网红奶茶店忙于推出新品、扩张门店,严格的管理规定与原料标准难免在部分店铺被空置。以创立于2015年的“奈雪的茶”为例,其在2020年底门店已近500家,此次被曝光的涉事店铺员工就曾表示,“虽然店里要求很高,但忙起来就顾不上那么多了”。此外,监管部门“管”而不“严”、政策标准不明晰或是原因之二。面对网红奶茶店出现的各类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监管部门多以提出整改意见、责令限期整改为主要手段,惩戒力度相对较轻。即使《通知》明确规定“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但却缺乏对不同违法场景的程度区分与惩罚标准,因而监管部门在履职尽责方面果断性不足。
网红餐饮品牌更偏重“网红经济”的成长模式,使其将大量资源投向推广与营销,忽视了食品质量的重要性。“网红经济”是以网络红人为形象代表,依托其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的经济模式。“包装、传播、变现”是网红经济的三个重要环节。当前很多品牌将此种模式引入餐饮行业,以餐饮品牌替代网络红人进行IP打造,为其品牌打造卡通形象、专属歌曲等,为其传播建立社群、吸引流量,最后实现品牌变现能力。最终,网红餐饮品牌成了以网红经济为核心的快消品,突出了其“网红”特性,忽视了其“餐饮”本质,自然无法将食品质量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第一位。
网红餐饮更应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正所谓“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品质成色关乎企业未来。网红奶茶店的提质升级重在行动,“奈雪的茶”发布的一纸情况说明显然不应是此次事件的结局,对曝光问题的彻查整改更不应只停留在涉事门店。开展全店铺排查、严抓管理规定落实、完善投诉举报渠道,网红奶茶店可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群众健康重于泰山,监管部门更需在完善政策法规、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等方面持续发力,从而以重拳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推荐阅读
- 咖啡|前滩太古里,TA们透过唇语“听见咖啡”
- 鸡蛋|冬补三九,宁可不吃肉,也要常吃10种“根菜”,抵御寒冷安稳过冬
- 蒸鱼|料酒不是“万能去腥调味料”,记住“3买4不用”,搞错了适得其反
- 勐海|普洱茶界独一无二的“勐海味”,究竟是什么味?带着点海腥味吗?
- 饺子|元旦假期到,精选“6款水饺”,好吃好做又实惠,吃完顺利一整年
- 店率|悦诗风吟将在中国“大撤店”,撤店率或超80%
- 盒装|牛奶为什么盒装的会更贵?辨别清楚这“3不同”,再买就会挑了
- 泰恩·米霍安|59岁的披萨外卖“小哥”潜水送披萨,最喜欢看到顾客惊讶的表情
- 消费者|“网红”蛋糕放心吃!深圳发布2020年10款蛋糕产品检测报告
- 元旦|菜做完了却不吃?新年第一天,这几桌饭等一群“闪电侠”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