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地道酸汤鱼的原料不多,但每一味调料都有它不可替代的使命。摄影/陆宇堃
-风物君语-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酸”才是地道贵州味
中国的很多地方都有吃酸的传统,比如四川、东北地区的酸菜;比如山西人钟爱的陈醋。但不管是酸菜还是醋,只是调味用的配角。
而贵州的酸,是主角,是生活背景。不管是鱼、猪脚等肉类,还是蔬菜、豆类,都是在酸汤里煮。酸汤是舞台,各种菜只是这舞台上的不同角色而已。
什么是酸汤?
只有外省人才会笼统地称呼酸汤。在贵州内部,贵州人有更细的划分,有的人偏爱西红柿制成的红酸,酸味香浓、醇厚;也有的人偏爱清亮爽口的白酸,原料是煮过米饭的米汤。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明清时期西红柿的传入,使贵州的酸汤有了更香浓的味道。摄影/陆宇堃
理想的红酸汤,需由小粒的野生西红柿熬制,这种西红柿果肉多、紧,酸味足够,也没法做其他用途。
怎么做呢?很简单,将西红柿洗净,晾干,直接放进土坛子里,放到快满时,在上面加少许盐、酒糟,盖上盖子,再在坛子沿儿的四周加上清水,使西红柿不和空气接触。这算是做好了第一步。再之后,就是不断续上干净的清水,保证坛子沿儿上始终有水,等上10~15天,就可以开盖了。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正在熬煮的红酸汤。图/《早餐中国》
做得好的话,刚开启坛子时,会有一股馥郁的果香和酒香从坛子口扑鼻而来,往内看,西红柿的果肉部分已经烂软,沉淀到坛子底部,而浸润在果肉上面的,是六七成的果汁,这就是红酸汤。
而制作白酸汤只需抓一把糯米,洗净,水煮;待煮沸后,将米粒盛出来,剩下的米汤放到坛子底部,加盖,密封,用水隔绝空气。往后每日的米汤,都以同样的方式加进去,和前日的混合,等到有六七成满时就封起来。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用米汤发酵的白酸汤,才是最经典的黔东南味道。摄影/陈沛亮
好的白酸汤,清亮、不浑浊,味道酸爽、回甘,口感浓醇、润滑。酸汤是黔东南苗族的饮食秘籍,只有读懂这一碗经过奇妙发酵的液体,才能真正理解黔东南的饮食文化。
贵州有嗜辣的传统,在雷公山一带流行把腌制的糟辣椒与酸汤混合食用,通称糟辣酸。除了这几种广泛流行的酸,在黔东南州和黔南州的一些地方,还有更加奇特的制酸方法。
腌酸,由骨头和一些细碎肉质发酵而成;臭酸,顾名思义,是把每顿吃剩的菜收集起来发酵而成,一家开启臭酸坛,满村满谷都能闻到一股腐臭之味;还有一些临水村寨会用小鱼小虾腌制鱼酸、虾酸。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辣椒与酸汤的混合,成了贵州独有的味道。摄影/陆宇堃
提起贵州菜,不得不提的一道美味便是酸汤鱼。在酸汤鱼的发源地黔东南,鱼是放养在种植着糯禾的水田里的,每年农历三月栽种秧苗时,鱼苗也下到田里;八九月收稻谷时,鱼也一起捕捞。养在稻田里的鱼,喜食禾花,于是称之为禾花鱼。

省份|中国最能吃酸的省份,不是山西?
文章插图
稻田养鱼,除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也是一种民族记忆的传承。摄影/李长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