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锭|给“水中大熊猫”让路,这座桥多花了1亿元( 二 )


不让一滴废水流入长江
绿色环保,不止体现在为珍稀鱼类让路,也融入大桥建设的“神经末梢” 。
大桥的根基,是建锚碇 。中建三局三公司伍家岗长江大桥项目总工程师何承林介绍,长江北岸有3座起伏的小山,正是锚碇落脚的地方 。如果挖掉山头,再浇筑锚碇,不仅工程量巨大,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破坏 。
经仔细计算研究,技术团队提出了借助现有山体,建设“隧道锚碇”的设想 。“在山体底部,向斜下方向挖隧道,再把锚碇建在隧道之内 。”何承林表示 。
项目建设团队充分利用山体地形,首次在国内软岩地区将隧道锚应用于千米级悬索桥,采用微爆破工艺,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山体的完整性 。在没有扰动原有山体的状况下,顺利完成了浇筑,共减少土石方开挖30多万立方米,减少混凝土浇筑近15万立方米,大幅节省施工投资 。这也是国内第一个在软质胶结砾岩上开挖隧道锚的千米级长江大桥 。
由于桥梁施工靠近长江,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很容易随雨水流入江中,影响水质和生态环境 。怎样破解这样的“顽疾”?
伍家岗长江大桥从建设之初就将“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长江”作为前置条件,通过地下管道和地上沟渠对施工产生的污水进行统一收集,经过三级沉淀后再回收利用 。
技术总顾问周昌栋介绍:“清水能循环使用,浇花浇草,做喷淋的水,最后沉淀下来的污水用收集系统集中拖走 。”
在大桥施工工地,分布有4套雨污收集处理系统,相当于是整个工地污水的处理站,有了它,污水不会直接排入长江,避免了对长江生态环境的影响 。
【锚锭|给“水中大熊猫”让路,这座桥多花了1亿元】“虽然抢时间抢进度,但为了保护中华鲟,不能让污水流进长江 。”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公司副总经理、中建宜昌伍家岗大桥建设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少军说,项目部先后投入环保资金600多万元,修建泥浆沉淀池等设施,把污水分离为清水和泥土,进行循环利用,严格落实拦渣、滤渣、覆盖、沉淀等措施,最大限度保证了周边的生态环境 。(采访人员张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