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县西坪镇平原村 , 一个两千多人的小村子 , 世代以茶为生 , 旧名产地乡 。 清乾隆丁丑年(1757)《安溪县志》卷三坊乡载:“产地乡 , 离县一百十里 。 ”现村中有座莲花堂 , 堂前刻有一对冠名联:“产出灵泉润海表 , 地生石鼓镇闽中 。 ”而这个旧称产地乡的村子 , 1935年 , 一位叫王成文的私塾先生 , 因发明了茶叶短穗扦插技术 , 这种技术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流传最广茶苗成活率最高保持母株品性最优良的技术 , 从而王成文被载入茶叶史册 。
文章插图
这仅仅是产地的一个故事 。 关于产地的故事很多 , 这个离镇区十九公里的小村子 , 有连绵逶迤的群山、郁郁葱葱四季如染的茶园、风景秀丽远离尘嚣的自然角落 , 比如那叫“仙景头”的地方 , 美轮美奂 。 这里出过文武进士 , 有土楼、教堂人文景观 。 当然 , 这些不是我今天赘述的重点 。 铁观音原产地安溪 , 故事很多 。 而我不愿班门弄斧、搬弄是非、大放厥词 , 因为我了解的不比你多 。 但我还想说说 。
我不愿为一个叫产地的地名 , 产生更多的联想 。 但从一个叫产地的小村子 , 扩展到整个西坪镇 , 扩充到整个安溪县 , 甚至放大到整个福建、整个中国 。 茶叶故事 , 原产地故事 , 肯定精彩绝伦 。 安溪在漫长茶叶发展史上 , 就应当有丰富的故事 , 这些故事 , 应该让更多人所知 , 这才是我这篇短文要说的重点 。
中国茶叶第一县、中国乌龙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故乡——安溪适时呼应喝铁观音请认准中国原产地地理保护标志 , 合情合理 。 安溪有了产权的保护意识 , 有了延续百年老店的雄心 , 安溪走上市场规范之路 , 走在前头 。
安溪原产地的故事或者说安溪铁观音的故事 , 和这里的气候、物种、传统乌龙茶半发酵制作技术等息息相关 。 铁观音神树的传奇 , 讲究天地人种 。 而原产地决定了这个物种的特异、个性 。
安溪铁观音发源地的王魏二说
【安溪铁观音原产地】先说王说 。 1964年 , 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王氏族谱里发现 , 清雍正间贡生王士让作序的《峣阳乡南岩小引》记:“让于乾隆元年(1736)丙辰之春 , 与诸友会文于南山之麓 。 每于夕阳西坠 , 徘徊南山之旁 , 窥山容如画 , 见层石荒园 , 茶树一株 , 异于其他茶种 , 故移植于南轩之旁 , 朝夕灌溉 , 每年繁殖 。 春初之后 , 枝叶茂盛 , 叶似圆形 , 如齿有锯 , 黑洁柔光 , 堪称无匹 。 摘制成品 , 其气味芬香 , 超凡其他茶一等 , 泡饮之后 , 令人心旷神怡 。 辛酉是年(1741) , 让赴京师 , 晋谒方望溪相国 , 携此茶品奉赠方望溪相国 , 相国转进内廷 。 蒙皇上召见 , 垂询峣阳茶史履历 , 恩赐南岩铁观音一岩 , 眷遇优良 , 特以受恩深重 , 辜负臣节 。 士让一介书生 , 召入内阁纂修 , 钦命博学鸿儒 , 启国家未有之隆恩 。 我祖世泽槐荫 , 敷荣永垂不朽 , 特以序明 。 乾隆壹拾二年(1747)八世裔孙士让序 。 ”清乾隆丁丑年《安溪县志》载:“王士让 , 字尚卿 , 在坊里人 。 安贫励志 , 笃嗜经学 , 以五经应试 , 中雍正壬子副车 。 在三礼馆分修《仪礼》 , 告成 , 议叙一等 。 出判湖广黄州府蕲州事 , 卒于官 , 年六十一 。 著有《六经训解》 。 ”而上面这篇文献成了铁观音王说乾隆赐名的主要佐证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揭秘陈年安溪铁观音
- 铁观音的17个小知识问答
- 乌龙茶大致可分四大类:武夷岩茶、 铁观音、台湾乌龙茶、广东乌龙茶
- 毛蟹
- 本山
- 千年茶文化 今朝发新枝——福建安溪弘扬茶文化促进茶叶产业蓬勃发展
- 如东黄花菜和桃湖泊大叶茶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 古田银耳、安溪铁观音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
- 马来西亚国会上议员姚长禄考察安溪茶业
- 安溪成功培育茶叶新品种——金乌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