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汤|螺蛳粉“翻车”,从好欢螺开始?( 二 )


品控问题泛滥成灾是必然的 , 2019年 , 广西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方便食品82批次 , 其中不合格18批次 , 柳州生产的螺蛳粉占大部分;今年7月 , 柳江人家螺蛳粉的关联公司因为一款螺蛳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被处罚 。
黑猫投诉显示 , 与螺蛳粉相关的投诉多达896条 。 从籍籍无名到一夜爆红 , 螺蛳粉不可能一直这么好运 , 这次好欢螺事件就是真实的写照 。
网红品牌毁于“代工厂”?
“天下螺蛳粉 , 九成看柳州”
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 , 仔细观察螺蛳粉的包装袋 , 无论是哪家的牌子 , 生产工厂十有八九来自柳州 。 不光是螺蛳粉 , 这两年突然崛起的零食品牌背后几乎都站着几家大型代工厂 , 也就说 , 两件分属于不同品牌的产品很有可能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相遇 。
比如李子柒螺蛳粉的代工厂是广西中柳食品;三只松鼠与百草味家的牛板筋同出于四川品品生产;海底捞备受欢迎妙脆角来自旭源;良品铺子的的牛板筋出自尚上坊……互联网零食前三家的代工厂都被网友扒了个干净 , 消费市场上狭路相逢 , 谁也不肯相让 , 事实上除了包装并无二致 。
品牌只是流水线上的搬运工 , 虽然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催熟市场 , 但隐患远远不止上个热搜 , 被消费者吐吐槽那样简单 。 2017年 , 三只松鼠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消费者起诉 , 无奈只能推迟IPO;同样的 , 2018年同仁堂因为代工厂回收过期蜂蜜作为产品原料 , 导致市值一下蒸发超过10亿 。
这么对比看来 , 在网上被网友痛骂一顿也没什么 。
毫无疑问 , 网红品牌过于依赖代工厂 , 因为从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那一刻算起 , 它们生存与成长的周期相较于传统品牌便是成倍压缩 , 适应不了互联网节奏的新消费品牌似乎没有活下来的资格 , 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策略意味着品牌没时间去细细琢磨产品 。
以元气森林为例 , 根据公开报道 , 元气森林的产品研发周期只有3到6个月 , 有时候甚至不到3个月 。 这组数据表面上没什么问题 , 但值得一提的是 , 那些传统食品品牌研发一块饼干可能都需要一年时间 , 比如成立20年的立高食品研发的甜甜圈从研发立项到市场投运整个周期近1.5年 , 法国有家奶酪企业生产新品光找原材料就得花一年 。
【羊汤|螺蛳粉“翻车”,从好欢螺开始?】尽管代工厂生产模式处处是坑 , 品牌们却始终舍不得放手 , 尤其快速量产与弹性配制 , 但从成本与效率的角度考虑 , 的确诱惑很大 。 品牌只需要琢磨如何将包装做得漂亮、名字取得响亮 , 如果能有幸得到薇娅与佳琦的宠幸 , 在短视频里刷刷脸 , 那离爆红的日子就不远了 。
反观代工厂 , 从李子柒的螺蛳粉到三只松鼠发霉的坚果 , 快消品牌一边疯狂圈地消费市场 , 一边将代工厂生产模式暴露在舆论底下 。 眼看品牌在代工厂风波中越陷越深 , 后者反而吃到了一波红利 , 由于代工厂的定价偏低 , 淘宝上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代工厂店铺粉丝能超过10万 。
新消费赛道如火如荼 , 反客为主的代工厂不在少数 , 毕竟代工环节毛利率只有10%-30% , 甚至更低 。 据悉 , 承包冰雪奇缘与小猪佩奇形象的“展翠食品”已经在计划上市 , 身后站着李子柒、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多家网红品牌的四川白家食品 , 2019年的业绩高达7.1亿 , 利润增长100% , 成功完成了A轮融资 。
潮来潮去 , 谁也不甘心永远只做“幕后者” 。
螺蛳粉红了 , 但没完全红
在吃货眼里 , 中国地图大体上就是一副地域美食图鉴 , 从北往南数 , 烤冷面、麻辣烫、小龙虾、臭豆腐……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味蕾找寻到灵魂伴侣 。 螺蛳粉在一众地域小吃中算是佼佼者 , 2020年 , 螺蛳粉相关词条一周被搜索300多万次 , 累计上了30多次热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