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接受上海滩任何挑战?这碗面,她和家人做了34年( 三 )
虽然店交给了儿子女儿,但夏阿姨仍不时会来,比如亲力亲为敲大排。“一块大排,要敲50多下。正面横的敲十几下,竖的十几下,反面一样。周六周日大排就要敲两三百块,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餐饮店的刀要比家里厨房的刀重得多,夏阿姨的手劲,在这个年龄,堪称“独孤求败”!
【 大排|接受上海滩任何挑战?这碗面,她和家人做了34年】和220路是奇妙的缘分
中间四张桌子,靠墙两排桌子,28个座位。中午时分,店里满满当当坐了30来个人,门口还排起了队。
“两碗辣肉面,一碗汤面,一碗干挑,汤面加荷包蛋,再要一块兰花干两个人分。”两位女顾客点了两碗面边吃边聊,她们一个住虹口,一个住黄浦,是开车来的。“味道没有变。从18岁吃到现在,都是青春记忆啊。”“那时候就开在延吉东路弄堂口,我在旁边的纺织制品厂工作,吃好直接上班去了。”“记得吗?那时候店面就是一个‘车厢’,长条桌……招牌也没有的。”“他们不需要招牌的。”“搬过来后,我们还是经常来吃。我儿子在外地读大学,放假一回来就到这里来吃面。”
来吃面的顾客中,除了怀旧的,还有很多新的粉丝。近年来,220辣肉面成了网红,很多人远道而来吃面,曾经门口停满两排车,夏阿姨和杨文还有一个“重任”就是帮顾客看车。
文章插图
“对了,你们家的汤是用什么炖出来?鸡汤、骨头汤?”采访人员问。杨文揭秘:什么也不是。其实就是开水!汤之所以好喝,因为加了红烧大排、鸡腿的汤汁。“汤面带回去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是不做外卖的。当然,也有人要打包,如果路远,建议他直接买干拌的面,给他另加一点大排汤汁,带一点葱花,回去用开水一冲就行。”
“最近杨浦有好几家,号称是我们的分店,其实根本不是。就凭一点:他们都做外卖的!这就是正宗的220辣肉面和山寨的区别。生意再差的时候,比如去年疫情严重期间,很多店都做外卖了,老妈也坚决不让我们做外卖。”杨文说。
让人想不到的是,夏阿姨还有不少社会职务,是个体户中的模范。她是长白新村街道个体协会主任、上海市工商联会员,她被评为“2001-2002年度上海市先进个体劳动者”“2000年度杨浦区先进生产(工作)者”,2005年还荣获上海市私企协会和个协颁发的“巾帼建功奉献爱心奖”。“我这个主任,也是为大家服务的。以前长白有位个体户闵炳忠,为了救小孩被压断了腿,你们晚报报道过的,我们一起为他捐款治疗。多年前,街道组织助学,我和上理工的一个大学生结对,每月资助他100元,他是黑龙江人,父亲去世,母亲是清洁工,我就逢年过节请他来家里吃饭,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直到4年大学毕业。我们也要回馈社会的呀!”夏阿姨说。
夏阿姨热爱生活,喜欢喝茶,能喝酒,也抽一点烟。“我的性格像男人。”她是个闲不住的人,前些年还帮着带第三代、第四代。现在,她喜欢在手机上看网络小说,打消消乐之类的手游,眼睛一点都不花。她还打开手机,给采访人员展示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照片,以及她和重外孙女跳绳的视频。一家人特别和睦——这一点很令她骄傲。“这么多年来,她的经历,她的性格,她的为人处世,让我们3个子女除了孝顺之外,对她另有一份尊重、尊敬。”杨文说。
最后一个问题:为什么面馆都开在220车站旁边呢?是有意为之吗?“也没有。当时我们开在弄堂里,门口正好是220终点站。后来,我们搬到这里,发现220终点站也搬到了斜对面。今年,别人跟我们合作的分店开在淮海路,恰好也离220那一头终点站不远。”夏阿姨说,“正是这一缘分,让我们有了感情。220驾驶员来吃面,我们总要照顾的,人多的时候,让他们优先,甚至出车来不及,让他们连面带碗端了走!”
推荐阅读
- 菠菜|日本上班族推爆的居酒屋10大排行,鸟贵族、矶丸水产你爱哪一家?
- 猪血|东北的“五大硬菜”,南方人接受不了,全吃过才是真正的东北人
- 鱼鲜|8年了,华强北最低调的大排档,还是它!
- 大排档|133杨爱珍大排档
- 咖啡|常用于生吃,味道一般人难接受,吃火锅绝配,15元一斤
- 野菜|为什么老人宁可自己操持年夜饭,也不接受儿女在外的预订呢?
- 罗氏虾|258逛美食|来了姐妹!我找到了一家国潮风的虾店大排档
- 有情饮水饱|港星麦家琪现身潮汕大排档,打扮低调接地气,现常住内地开店挣钱
- 猪肉|国内2大“怪酒”,当地人眼中的“美酒”,外地人却说:难以接受
- 面包|大排档菜单上新,“盲盒版盖浇饭”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