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零碳”供暖咋实现( 四 )


今年9月山东省政府印发的《落实“六稳”“六保”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第四批)》要求 , 整合胶东半岛地区热力市场资源 , 在具备条件的地区优先采用核能供暖 , 2021年年底前青岛、烟台、威海3市将核能供暖纳入城市供暖规划 。
山东核电相关专家介绍 , 远距离供暖需要考虑热损耗、工程成本、材料选择、大管网的稳定运行等问题 , 目前山东核电在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以及水热耦合的研究、探索和实践 。后续 , 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 将通过设计优化、新技术的应用及新材料的选择等 , 进一步提高效率 , 降低成本 。
对于三地核能供暖的时间表问题 , 供暖及管网企业表示 , “这不仅取决于核能热源的建设 , 更取决于不同城市的整体供暖规划 。跨区域供暖还要涉及市政规划、管网铺设、热企衔接、费用核算等一系列问题 , 这些问题虽然不是技术性难题 , 但可能比攻克技术难题还要耗费功夫” 。
目前“暖核一号”3000万平方米供热科研工程顺利推进 , 拟于2022年开工 , 2023年投产 。届时 , 项目可覆盖方圆130公里 , 可达烟台、青岛主城区 。未来2亿平方米的供热项目也在规划中 , 后续更大供热范围的供热项目也会逐步开展 , 将更大面积地替代青岛、烟台主城区的供暖 。
采访人员在海阳采访时得知 , 去年供暖季 , 青岛住建部门有关负责人曾就核能供暖问题专门到海阳调研对接 , 为了解决跨区域核能供暖问题 , 城市之间已经走动起来了 。
【核能|“零碳”供暖咋实现】——山东海阳市核能供暖情况调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