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之一 。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哲学思想体系 。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在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这个哲学基本问题上,认为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物质是精神的产物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独立存在着一种客观精神,它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万物是由它产生(派生)出来的 。其著名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古希腊的柏拉图和德国的黑格尔等 。主观唯心主义是把人的主观精神(意识、观念等)作为认识世界的出发点,存在主观精神之中的是认知上的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而并非真正客观上的世界 。主要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陆九渊和王守仁,英国的贝克莱和德国的费希特等 。
唯心主义在哲学中是一个提出心灵是基本之存在的哲学理论 。唯心论直接相对于唯物论,后者认为世界的基本成分为物质,我们对世界之认识主要是通过物质,并将之视作为一种物质形式与过程 。唯心论同时也反对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后者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 。

什么是唯心主义?

文章插图
【什么是唯心主义?】

扩展资料:
实践的唯心主义是作为“实践的意识”的社会权力对于一定经济基础的唯心主义表达 。马克思把这个经济基础称之为“现存的经济界限”、“现存的生产方式”,或“市民社会” 。追溯这些物质基础的形成和发展,是理解实践的唯心主义这一概念的前提;而劳动的分工则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 。(注明:以下的历史描述请参阅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分工是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反过来,分工又成为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 。最初,只有以男女的自然条件为基础的一些简单分工 。随着经济生活的扩展,工商业劳动逐渐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后来,又出现了商业劳动同工业劳动的分离 。这样,以农业生活为自然前提,以工业和商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便构成了市民社会的基本面貌 。
此外,在工业和商业各自的领域中,又有许多具体的分工 。另一方面,由不同的分工部门组成的市民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是说,分工也就意味着必须有某种公共机构来管理、协调不同的分工部门,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秩序 。这个基于社会共同利益的管理机构,即是国家权力的萌芽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唯心主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