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后的上海世茂广场做了这几点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 二 )


2. 内部空间布局
难点——东区核心筒扼住了不规则平面喉部,将室内空间明显的切分成了东西两个区域,主次不分的动线也让客户无所适从,重新梳理动线、切分店铺势在必行 。
改造方法——首先是不惜减少租赁面积简化了复杂的流线,东区从 8 字形流线调整为环形流线,西区从复式流线调整为 T 字形的动线让客户一目了然;其次减少扶梯数量,打通中庭增强了内部空间的通透感,满眼的楼层数字随着众多的店招一同映入客户的眼帘,带来了极大的消费体验的提升 。
3. 业态结构分布
改造后的上海世茂广场的品牌更新率达到 90% ,包括新面孔 Champion、INXX、MOUSSY VINTAGE、NPC BOX、YOHO!BLU......并根据项目区位进行了重新定位,面向 20—35 岁的年轻客群,打造魔都潮流枢纽 。
整体业态配比为:餐饮占比 23% ,娱乐 21% ,零售 53% ,服务 3% ;接下来我们看看调整后内部各个楼层的业态具体是如何打造的:
G/M 层:主力店
步入存量时代,商场同质化竞争激烈 。这样的环境,为「首店经济」提供了沃土 。上海世茂广场携手品牌将商场打造为众多国际品牌旗舰店汇聚地 。
项目沿街地面楼层(G层)均由品牌旗舰店进行打造,部分品牌由于面积需求,具有复式结构,以 M 层即 Mezzanine Floor (中层楼)来定义 2 层,对应楼层指南上的表述方式;
品牌规划布局技术层面,近半数沿街品牌甚至无法从商场内部反向进入,均有 M 层的 M&M\\\'s 和 LEGO ,相互之间也是隔离的 。相比于恒隆广场、静安嘉里中心、iapm 众多由旗舰店品牌打造外立面的项目,上海世茂广场沿街旗舰店更类似底层商户 。实际规划中商场将名义 L1 放在旗舰店之上 。
在旗舰店打造完 G/M 层后,楼上的五个楼层数量不多,单层体量不大,使得该项目在主观规划以及最终客观效果,都彰显逻辑和相对规整感 。虽然从结构上分为东西两区,但在内容规划上,项目并未再对区域做冗余的细分,在水平空间维持统一基调的前提下,尽可能在垂直空间形成联动 。
M 层(2019)全新打造潮空间
艺术家孵化基地、各类艺术展及媒体沙龙的举办地 。
L1层:精致服饰
品牌以国际线时尚服装品牌为主 。
L2层:潮流服饰
虽然只有 L2 被冠以「潮流服饰」之名,项目调整后的整体定位「潮」,因此当消费者进入到 L1 后就能感受到潮流感, L2 更多是对 L1 零售氛围的补充 。
L3层:生活方式集合
【改造后的上海世茂广场做了这几点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开辟一整个楼层打造「生活方式」,以数码潮玩品类、手作体验类、文创、文具杂货品类为主 。
L4层:主题餐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