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中,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人类社会为维系正常生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 。文明礼貌反映着一个人内在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老,也体现着他是否尊重人、关心人,懂得人际交往的艺术 。
做到文明礼貌并不难,要在时时、处处体现 。主要表现在:
1、第一,卫生整洁,仪表文明 。整洁、卫生的仪表和仪容是文明礼貌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面容洁净、头发齐整、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经常洗澡、勤换衣物等 。
2、第二,仪态优美,举止文明 。古人讲,“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这是对仪态优美形象概括 。除此而外,还应该注意神态,与人接触要面带微笑,自然大方,并杜绝在大庭广从之下剔牙逢、掏耳朵、挖鼻孔、搔痒等有损形象的行为 。如果不注意自己的举止,无论多么美好的仪容和时髦的打扮,都会遭到破坏 。
3、第三,谈吐礼貌,语言文明 。要习惯于运用礼貌语言,如“谢谢”、“劳驾”、“对不起”、“没关系”等等,请别人帮忙要说“请问”、“请帮忙”、“请关照” 。与人交谈应诚恳、亲切、简洁、得体,还要学会专心倾听,切忌高声说话、喋喋不休或者旁若无人 。
4、第四,遵守礼仪,行为文明 。生活中问路、乘车、购物、作客、称呼、交往等都有约定俗成的文明准则,如走路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上车要给行动不便的人让座,进影剧院不应迟到,探访朋友应当提前预约,逢年过节看望长辈应带礼物,等等 。
文明礼貌的要求很多很细,需要认真细致地去把握,只要处处留意,时时约束,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文明的人、有教养的人 。
二、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公共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 。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 。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乐于相助,这就是助人为乐 。
助人为乐是一种高尚的文明行为,同志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都应该有助人为乐、相互支持的高尚风格 。
要做到助人为乐,需从三个方面入手:
1、第一,要有善良的动机和出发点,帮助别人是出于对他人的爱心和关心,是尽己所能,解除他人困难,使他们获得快乐和幸福 。出于个人私心杂念,或仅仅为了获得报偿而去帮助别人,都不能算作助人为乐 。
2、第二,助人要有实实在在的结果,确实是帮助别人脱离了困境,或确实方便了他人,使别人感到快乐、幸福 。只有助人的良好愿望,却没有在实际中使别人得到有效帮助,也不能算是助人为乐 。
3、第三,助人要长期积累,不断去做,要靠长期修养,形成内心自觉的习惯 。不能把助人为乐理解成一时一刻的群众运动 。
4、第四,助人为乐的形式很多,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帮助别人,如同事、同学、朋友、亲戚等,体现自己的爱心、同情心和牺牲精神 。
例如,可以参加“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救助失学儿童;可以为发生自然灾害地区的人民捐献衣物;可以为需要医疗、救护、看守的贫弱者提供帮助,可以参加青年志愿者行动,等等 。
三、爱护公物
爱护公物是公民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它要求公民要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同一切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
1、爱护公物,首先要爱护国家财产,因为它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国家的工厂、矿山、银行、车站、飞机场、铁路、公路、商店、影剧院、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文化馆以及各类院校等等,都是全体人民长年累月、辛勤劳动创造的财产,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条件,关心、保护和珍惜这些国家财产,不让它们流失和破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