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战士的生活


海岛战士的生活

文章插图
【海岛战士的生活】保海岛居民安全 舟山消防战士勤学方言2008年05月05日 10:37:45 浙江文明网来源: 浙江在线作者: 许一俊编辑: 毛昌伟近日,浙江省舟山市岱山消防大队开展了“听懂会讲本地话,沟通交流零距离”的学方言活动,以提升执法质量 。岱山是舟山群岛的一个小海岛,绝大多数地方群众不习惯说普通话,有的甚至只会地方语言 。而岱山消防大队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只能用普通话和群众沟通,工作开展不顺畅,特别是在项目审核、验收和消防监督执法过程中常会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出现麻烦 。为此,岱山大队从解决与驻地群众的语言沟通障碍入手,创造性地开展了“学方言”活动,确保军民沟通“零距离” 。方言老师主要为官兵讲解舟山方言的发音、意思、文字,讲授学习舟山方言的窍门,并对一些接警、日常执法工作上常用到的消防词句,做了专门讲解 。岱山消防官兵表示,虽然不能迅速学会舟山话,但是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能听懂方言,确保执法无误 。为提高学习效果,岱山大队官兵们每天坚持30分钟学习,并要求官兵尽量在生活中以简单的方言作为交流 。据了解,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官兵已由“听不懂”进入到了“听懂”阶段,个别警官还从“听懂”转到了“初级能说”阶段,在处理方言报警、日常监督执法时能正常应付,不用再急着去找“翻译”了,官兵在日常接到警情后,能及时迅速到达现场,降低火灾给居民带来的损失 。目前,舟山消防部门将把学习舟山话这一举措在全市官兵中推广,夯实消防部队“亲民”路线 。http://www.zjol.com.cn/07zjwm/system/2008/05/05/009483601.shtml卜赋斌:我“冰与火”的海岛生活某部政治部干事 卜赋斌伴着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以及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从一名海防岛战士成长为一名营职军官,掐指算来,入伍至今已近16年了 。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多年时光里,让我亲眼见证了海岛过去的贫穷落后和今天的繁荣富裕 。回顾这十多年来海岛面貌所发生的沧桑巨变,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1993年底,我入伍后来到了黄海前哨的一个小岛上 。记得刚到海岛的当天晚上,在汽车拉着我们驶向营房的路上,透过车篷我们看到,马路两边营房里散发出错落有致的灯光让我们高兴不已:“海岛原来也是高楼林立、这么繁华啊!”等到第二天一看才明白,原来晚上看到的灯光并不是从鳞次栉比的高楼里散发出来的,而是来自半山腰上那一层层破旧营房 。这些营房都是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老营房,在海风、海雾的长期侵蚀下,大部分营房变得破烂不堪 。冬天,烧火墙取暖时屋里顿时变得烟熏火燎;晚上稍有不慎,还会有煤气中毒的可能 。听老兵们讲,前些年,我所在连队就有一个班出现过集体煤气中毒事件 。当天上半夜连队干部查铺时,发现那个班的煤气很重,喊战士们的时候,有些战士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原来是当天晚上值日的战士没有压好火墙炉子,产生的煤气泄露到班里,由于抢救及时才得以挽回了全班战士的生命 。然而,在海岛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对海岛的艰苦有了切身体会 。我们连队是单独驻防在一个小岛上,由于山高坡陡,种菜也很难,连队经常吃不上蔬菜,有时实在困难了只好去挖野菜 。在小岛上最大的困难还是缺淡水,正常年份,连队一年有5、6年月靠大陆运水,我们经常是一水多用,淘米水用来洗菜,洗脸水攒起来洗衣服 。岛上没有常电,也没有交通船,官兵上下岛只能搭乘地方的渔船,赶上大风,十天半月通不了航是常事 。最难忘记的1995年秋天休假的那次经历,当我拿到休假条的当晚,归心似箭的我便通过总机联系上了大连的战友,让他代买了第三日火车票,没想到次日的大火一刮就是两天,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从小岛到大岛几经周折赶到大连的时候,我准备乘坐的那趟火车已经离站一个多小时了 。生活条件艰苦也道罢了,老天爷也常常和我们过不去 。每逢雨季,屋外面下雨屋里大盆小盆接雨水,衣服、被子放在屋外没法晾,放在屋里还是难免遭到雨水的侵袭 。岛上雾大潮湿,尤其是春夏两个季节,身上的衣服和床上被子就没有几天是干爽的 。还有就是大风,从入冬到次年春天,五六级的司空见惯,七八级的也是经常光顾,没有风的天气倒成稀有的了 。冬季最大的特点是温差大,白天阳光照得很舒服,晚却能冻得你打哆嗦 。入冬没几天,我的手和耳朵就都冻伤了 。面对海岛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破旧不堪的住宿条件,老兵们无奈地编了个顺口溜:“冬天北风呼呼叫,穿皮衣来戴皮帽,晚上睡觉戴口罩,不然鼻子会冻掉;夏天云雾绕山间,衣服被子晒不干,要是呆上五六年,保你得上关节炎 。”由于生活环境艰苦,以至于入伍的头一年里,我常常在晚饭后独自一人跑到海边发呆,报怨自己的命苦,当兵来到这个鬼地方,心里最期盼的就是早日离开海岛 。后来,在连队官兵的热心帮助下,我真得如愿以偿考取了军校,我对连队战友们怀着无限的感激之情,也深深地怀念那段与战友们在破旧的营房中一起度过的艰苦而又快乐的时光 。2000年,因为怀念连队昔日的战友、老领导,所以在军校毕业后,我又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海防前哨的连队当了一名排长 。从基层到机关,从团里到师里,从部队到地方 。随着我在部队的成长,海岛营区面貌、官兵生活条件以及地方经济建设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自2000年始,总部、军区等各级首长机关先后投资数千万元,为海岛各部队建起一座座风格各异、功能齐全、设施配套、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别墅式营房、花园式营区,曾经老式营房早已不见了踪影 。营区冬天的取暖设备,从介质锅炉、热水循环锅炉到红外电子采暖器已更新换代了好几次,现在的许多基层连队、高山哨所安装的红外电子采暖器,既美观又安全 。连队的炊事班,不仅用上各式不锈钢餐具,还用上了冰箱、电子消毒柜等厨房用具 。新整修的团军人俱乐部里,各式灯光、音响设施齐备,成了官兵娱乐休闲的好去处;新改建的军人洗浴中心用上了方便快捷的太阳能热水器,让官兵们训练归来、开展文体活动之余能洗上了热水澡 。十多年来,海岛地方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一跃成为全国科技百强县 。岛上先后建立了飞机场、海水淡化处理厂,新修的深水码头每半小时就通一班船,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设施完善,海岛军民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仍然生活在海岛的我,再也不用担心风大下不了岛了、天旱用不上水了、海岛封闭信息闭塞了、业余文化生活枯燥单调了 。如果将过去的生活用“水深”比喻,那么海岛官兵今天的生活完全可以用“火热”来形容 。看到在短短十几年中,海岛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深切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一名海防军人守卫祖国万里海防、筑牢海上钢铁防线的信念和决心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2008a/2008-09/16/content_1479637.ht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