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马帮习俗

在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之间, 在从云南向西北横上世界屋脊的原野丛林之中, 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古道 。 我们把它称之为“茶马古道” 。 千百年来, 无数的马帮在这条道路上默默穿行 。 祖先就从这条路上赶着马帮, 驮着茶叶和各种山货, 来往于雪藏和云南之间 。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 所有进入中国的路线都被截断时, 经由西藏再转道至印度的茶马古道成为抗日战争中后期大西南后方主要的国际商业通道 。 一时间沿途商号林立, 马帮云集, 其繁忙景象非我们今日所能想象 。
商号与马帮
在中国古代, 官方驿制的时兴时废一直是交通方面, 也是社会发展方面的大问题 。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 云南官办驿运大大衰落, 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各地间的商品运输流通需求大大增长, 民营的商团化马帮便迅速发展起来 。 专门从事大宗货物长途运输的马帮, 骡马多者数百匹, 有的甚至多达数千头 。 在云南和西藏之间, 就有大量这样的马帮商团在来往运作 。
马帮商团化的出现, 明显地具有资本主义运输生产的特征, 同时也有着浓厚的传统行会的特色 。 它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马帮与工商业主之间建立相对固定的依存互利关系 。 马帮首领俗称为“锅头”, 他既是经营者、赶马人的雇主, 又大多是运输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 马锅头经常与商号密切合作, 互成大富 。
商号与马帮在产销和运输之间形成的专业分工与依赖合作关系, 这对双方扩大再生产极为有利, 也是马帮运输业的一大进步 。
因转手贸易需要, 商号一般都自己养有马帮, 形成自己的运输力量, 少则二三十匹, 多则二三百匹, 来往贸易全靠骡马一站站、一程程地把货物在产地和需求地之间来往运送 。
一般来说, 云南马帮的组织形式有三种 。 一种是家族式的, 全家人都投入马帮的事业, 骡马全为自家所有, 而且就以自家的姓氏命名 。 第二种是逗凑帮, 一般是同一村子或相近村子的人, 每家出上几匹骡马, 结队而行, 各自照看自家的骡马, 选一个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人作马锅头, 由其出面联系生意, 结算分红时可多得两成左右的收入 。 第三种我们暂且将之称为结帮, 它没有固定的组织, 只不过因为走同一条路, 或是接受了同一宗业务, 或是因为担心匪患而走到了一起 。 这几种组织形式有时会搅和在一起, 成为复杂而有趣的马帮景观 。 走西藏的马帮一般都是家族大商号的马帮 。
据估计, 到抗日战争期间, 云南在茶马古道上做生意的大小商号有1500多家, 当时每年来往于云南、西藏、印度等地之间的马帮约有30000驮之多!
马锅头与马脚子
在茶马古道上, 人们习惯于将赶马人叫“马脚子”(藏语叫“腊都”) 。 马脚子们大多出生贫寒, 为生计所迫才走上赶马的路, 因为走茶马道不仅艰苦异常, 而且还十分危险 。 在当时, 赶马人可以说没有什么社会地位, 在有些人眼中, 他们就是些出卖苦力的人 。
马脚子必须听从马锅头的指挥, 马锅头就是他们的头儿, 是一队马帮的核心, 他负责各种采买开销, 联系事情, 甚至在野外开梢吃饭时, 也要由马锅头掌勺分饭分菜 。 赶马人只是马锅头雇用的小工 。 但马锅头和马脚子之间并不单纯是雇主与雇工的关系 。 马锅头, 尤其是一些小马帮的锅头, 大多是自己参加赶马帮的劳动者, 与众多赶马人同吃一锅饭 。 锅头的名称也就由此而来 。 有的赶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也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两匹骡马, 上路时将自己的骡马加入马帮, 赚取自己的一份运费;如果再有些本钱, 更可以备上一些货物驮上, 自己也就有了一份利润 。 这样发展下去, 一些马脚子就成了小马锅头或小老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