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敬”之为茶德 , 古今中外皆同 。
【“和、敬”精神的自然流露】 客来敬茶 , 以共青团示礼 , 增进情谊 , 互爱同乐 , 是茶德的基础 。 但是 , 这种“和敬”的情调 , 在普通饮茶法中 , 只能借助外在形式予以体现 , 难于融入茶艺本身 。 正如明冯可宾《(山+介)茶笺》中所言:“茶壶 , 窑器为上 , 又以小为贵 。 每一客一把 , 任其自斟自酌 , 方得其趣 。 ”用茶壶如此 , 用大杯、盖碗亦一样 。 一人一器 , 各自为饮 , 趣是得了 , 但在体现“和敬”精神方面 , 难免带来某些局限 。
《茶经.六之饮》云:“夫珍鲜馥烈者 , 其碗数三 。 次之者 , 碗数五 。 若座客数至五 , 行三碗;至七 , 行五碗 。 ”意思是说:一“则”茶末 , 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爽浓烈 , 较次的是煮五碗(因为“茶性俭 , 不宜广”) 。 如坐客为五人 , 就煮三碗分饮;坐客有七人时 , 则按五碗均分 。 可知在陆羽的时代 , 社会上通行的是“差额品饮法” 。 既然有差额而不是人手一碗 , 品饮时就必须互相谦让 , 故“和敬”精神就很自然地贯串在整个品饮的过程中 。
古人饮茶 , 喜清静面不喜杂沓 。 明屠本畯《名(草头名)笈》谓:“饮茶以客少为贵 。 客众则喧 , 喧则雅趣乏矣 。 独啜曰幽 , 二客曰胜 , 三四曰趣 。 ”陈继儒《岩栖幽事》云:“品茶 , 一人得神 , 二人得趣 , 三人得味 , 七八人得名施茶 。 ”潮人亦有谚曰:“茶三酒四‘踢跎’(借音 , 意谓游玩)二 。 ”因为饮洒往往要行令、赋诗 , 每人一句 , 四人正好凑成一首绝句:游耍时人多意见难一致 , 故以两人为宜 , 既不寂寞 , 又可免去无谓纷争 。 而饮茶时确以三人为宜:因为茶性不宜广 , 三、四轮后 , 茶味渐薄 , 人如太多 , 后饮者只能享用淡茶汤 , 有失礼客之道 。 人太少了 , 每轮必饮 , 又觉孤寂寡欢 。 但这公仅是就一般情况而论 , 并不意味着工夫茶座有只限三人的规定 。
工夫茶的冲罐有单杯至四杯等规格 。 一般是:三人用二杯壶 , 四人用三杯壶 , 五人以上用四杯壶 。 这样 , 当每一轮茶洒罢 , 总有一位座客要轮空 。 因此在斟完首轮茶之后 , 小辈必敬长辈 , 主人要让客人 , 便成为不成文的品茶规范 。 其后 , 则主客互让、长幼互让 , 谦让之声不绝于耳 , 和融气氛充溢茶座 , “和敬”的精神得到最充分又非常自然的体现 。
饮茶往往能造成一种人们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良好氛围 , 营造宁静祥和的境界 。 这是茶文化中的共性 , 不是工夫茶所独有 , 故此处不详加讨论 。
( 来源:潮仙美食网 )
推荐阅读
- 一位犹太人告诉你:K线不需看红绿,而是看这“四要素”,股价是涨是跌,全在于此,新手入门必看
- “茶德”是什么?
- 什么是茶道
- 儒家思想
- 教你快速看懂K线图均线图?
- K线入门基础知识大全,勤背诵,知买点,晓出货,教你最“笨”的方式赚最多的钱,值得大家牢记于心
- 股票如何看K线图和如何看分时图的?
- 乌龙茶的三大好处
- 喝下午茶 增强记忆力
- 股票中的k线图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