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中国茶道 , 可抚琴歌舞 , 可吟诗作画 , 可观月赏花 , 可论经对弈 , 可独对山水 , 亦可以翠娥捧瓯 , 可潜心读《易》 , 亦可置酒助兴 。 儒生可“怡情悦性” , 羽士可“怡情养生” , 僧人可“怡然自得” 。 中国茶道的这种怡悦性 , 使得它有极广泛的群众基础 , 这种怡悦性也正是中国茶道区别于强调“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标志之一 。 回首页
四、“真”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中国人不轻易言“道” , 而一旦论道 , 则比执著于“道” , 追求于“真” 。 “真”是中国茶道的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
中国茶道在从事茶事时所讲究的“真” , 不仅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迹;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 , 还包含了对人要真心 , 敬客要真情 , 说话要真诚 , 新静要真闲 。 茶是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 , 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
中国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义 。
1.追求道之真 , 即通过茶事活动追求对“道”的真切体悟 , 达到修身养性 , 品味人生之目的 。
2.追求情之真 , 即通过品茗述怀 , 使茶友之间的真情得以发展 , 达到茶人之间互见真心的境界 。
3.追求性之真 , 即在品茗过程中 , 真正放松自己 , 在无我的境界中去放飞自己的心灵 , 放牧自己的天性 , 达到“全性葆真” 。
爱护生命 , 珍惜声明 , 让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 , 更畅适 , 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更真实 , 做到“日日是好日” , 这是中国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层次 。
3中国茶道与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 , 月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 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 , 到随唐时达到鼎盛时期 。 而茶是兴于唐、盛于宋 。 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 , 自由曾被智积禅师收养 , 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 , 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和尚结为“生相知 , 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 。 在陆羽的《自传》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 。 可以说 , 中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 , 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其中僧俗两方面都津津乐道 , 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
第一节 禅茶一味
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 , 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 , 进而 , 在茶事实践中 , 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
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 , 但以“四谛”为总纲 。
释迦牟尼成道后 , 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 , 谈的就是“四谛”之理 。 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 。 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 , 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 , 总而言之 , 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 , 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 , 回头是岸” 。 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 , 求得对“苦”的解脱 。
茶性也苦 。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 , 阴中之阴 , 最能降火 , 火为百病 , 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 , 苦中有甘的特性 , 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 , 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 , 品味人生 , 参破“苦谛 。
推荐阅读
- 扩散!这些安全常识你必须知道
- 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 品茗文化及其美育功能
- 茶道综述
- 《茶经》中的茶德
- 茶德茶道谈
- 榆林市榆阳区上郡路街道食药所开展3.15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
- 喝浓茶的利与弊?
- 喝什么茶对健康更有利?
- 绿茶可预防胃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