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艺的概念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 可谓众说纷坛 , 莫衷一是 。 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 深以为是 。 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 。
一  "茶艺"一词溯源
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 。 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 。 古代虽无"茶艺"一词 , 但零星可见一些与茶艺相近的词或表述 。
陆羽的忘年交、诗僧、茶人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有:"一饮涤昏寐 , 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 何须苦心破烦恼 。 ""孰知茶道全尔真 , 唯有丹丘得如此 。 "皎然"茶道" , 是"饮茶修道"与"饮茶之道"的统一 , 使修行落实于饮茶艺术之中 , 艺不离道 , 道不离艺 , 由艺进道 。 皎然的"茶道"兼有"饮茶之道"即"饮茶之艺"之意 。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 说茶之功效 , 并煎茶炙茶之法 。 造茶具二十四事 , 以都统笼贮之 。 远近倾慕 , 好事者家藏一副 。 有常伯熊者 ,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 于是茶道大行 ,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王公朝士无不饮茶者"的"茶道" , 当属"饮茶之道" , 亦即"饮茶之艺" 。 陆羽《茶经》"四之器"、"五之煮"记煎茶二十四器并煎茶之法 , 对唐代流行的煎茶茶艺有详细的描述 。 陆羽是中国茶艺、茶道的奠基人 , 皎然、常伯熊辅助之功尤大 。
五代宋初人陶谷《荈茗录》"乳妖"条记 , "吴僧文了善烹茶 。 游荆南 , 高保勉白于季兴 , 延置紫云庵 , 日试其艺 。 保勉父子呼为汤神 。 "文了善烹茶 , 人称汤神 , 娴于注汤点茶 , 其"艺"当为"烹茶之艺" 。 其"生成盏"条又记:"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 , 茶匠通神之艺也 。 沙门福全生于金乡 , 长于茶海 , 能注汤幻茶 , 成一诗句 。 共点四瓯 , 并一绝句 , 泛乎汤表 。 "注汤幻茶成物象 , 成诗句 , 这种"通神之艺"当属"点茶之艺" 。
北宋陈师道为陆羽《茶经》所作序说:"经曰:'茶之否臧 , 存之口诀 。 '则书之所载 , 尤其粗也 。 夫茶之为艺下矣 , 至其精微 , 书有不尽 , 况天下之至理 , 而欲求之文字纸墨之间 , 其有得乎?……夫艺者 , 君子有之 , 德成而后及 , 所以同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 , 故业成而下也 。 ""茶之否臧 , 存之口诀"原文是在《茶经》"三之造"章的末尾 , 则"茶之为艺"之"艺" , 应包括煎茶、制茶甚至种茶之艺 。 陈师道还认为"茶之艺"乃下 , 为末 , 而德为本 。 尽管陈师道有批评陆羽"不务本而趋末 , 故业成而下"的倾向 , 但也不否认"茶之为艺"的客观存在 。
明代张源《茶录》"茶道"条记:"造时精 , 藏时燥 , 泡时洁 , 精、燥、洁 , 茶道尽矣 。 "张源的"茶道"义即"茶之艺" , 乃造茶、藏茶、泡茶之艺 。
中国古代有"茶道"一词 , 并承认"茶之为艺" 。 其"茶道"、"茶之艺"有时仅指煎茶之艺、点茶之艺、泡茶之艺 , 有时还包括制茶之艺、种茶之艺 。 中国古人虽没有直接提出"茶艺"概念 , 但从"茶道"、"茶之艺"到"茶艺"只有一步之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