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村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从城市走向农村, 满腔热血的投入农村的工作, 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 但是, 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工作角色的不确定性和大学生村官职业的特殊性等原因使大学生村官容易产生迷茫、烦躁和不安等心理问题 。 只有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村官, 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使之适应农村的工作生活, 才能使他们更好的为农村的发展服务 。
1、引导大学生村官进行准确的角色定位, 明确其工作职责和目标 。
有些大学生村官在担任村官之前并不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 他们往往不能定位好自己的工作角色, 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目标, 因而在任职的过程中, 常常会出现工作流程的混乱和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 工作效率的低下会使大学生村官失去自我效能感, 使其越来越自卑, 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
2、改变一些人对大学生村官的偏见 。
“读书改变命运”的观点在农村得到逐步认可 。 只有知识才能使自己走出大山, 改变命运 。 但是, 一些人却错误的认为, 有知识的人就一定要到城市发展, 如果上了大学, 毕业后还要回到农村工作, 就没有价值了 。 这样的想法会使他们用有色的眼光看大学生村官 。 这无疑增加了大学生过程的心理压力 。 从而影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 所以我们应该改变世俗的偏见, 正确对待大学生村官 。
3、大学生村官要学会自我调整, 充分发展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
面对各方的压力, 大学生村官要学会及时地自我调整, 使自己的心理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才能更好的展开各项工作, 在农村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
【关注大学生村官的心理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