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气温回暖茶芽萌动后,原生质粘度已显著降低,因此茶树抗寒能力减弱 。 生产上常因气候返寒(日平均温度降至10℃以下)或晚霜 。 发生茶芽冻害,特别是高山茶园表现尤为明显,严重威胁春茶生产 。 冻害程度,因茶树品种、地势、坡向及行向等而不同 。 在春季常有返寒的地区,除加强防冻措施外,对已受冻的茶树,当气温稳定时,应及时将冻枯部分剪去并追施肥料,以弥补损失 。
3、水分
水分是茶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树体的水约占55-60%,芽叶含水量高达70-80% 。 在茶叶采摘过程中,芽叶不断被采收,又要不断地发芽,所以茶树需要的水分比一般树木多 。 水又是茶树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呈铝离子状态 。 铝对一般植物来说,不但不是一种必要的营养元素,而且多了反而有毒害作用 。 酸性强的土壤对许多别的作物往往很不相适,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铝离子过多,对茶树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 化学分析表明,健壮的茶树含铝可以高达1%左右,这说明茶树要求土壤能提供足够的铝,而酸性土壤正好能满足茶树的这一要求 。 二是酸性土壤含钙较兴 。 钙是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元素之一,茶树也不例外,但茶树对钙的要求数量不多,因此要求土壤中含钙也不要过多,土壤活性钙不得超过0.5%,过多就有副作用,而一般酸性土壤含钙恰好符合这一要求,把以它就特别适宜种茶 。
由于上述原因,茶树不能在过酸或碱性的土壤里生长,对于那些过强的酸性土壤或中性土壤,茶树生育不良,对产量与品质均有影响 。 而偏碱的土壤,则茶树难以生存 。
要了解当地土壤是否适宜种茶,可用指示剂、酸度计等方法进行详细测定,也可以通过实地调查酸性指示植物来判断,凡地面上长有映山红、铁芒箕(狼箕)、马尾松、油茶、杉木、杨梅等植物的土壤就是酸性土壤,适宜种茶 。
我国广大茶区的土壤大部分属红、黄壤,棕壤,部分是酸性紫色土 。 但由于母岩种类、气候条件、地形情况等成土因子的不同,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别很大 。 这在我国偏北的茶区,如苏北、山东等地表现比较突出,在同一地区的土壤上,由于母岩的不同,往往出现有土壤酸碱度交错的现象 。 又如同样都是由石灰岩发育成的红黄壤,在我国长江以北丘陵地区,因年降水量少,淋溶不够,土壤内含钙量较多,呈石灰性反应,不宜种茶;而在长江以南的山地石灰岩地区的红黄壤,由于气温较高,雨量充沛,脱盐基作用强烈,多数可以发育成为能够种茶的酸性土 。 就母岩来说,宜选择容易风化或估计很快会风化的烂石,虽表土层不厚,但通过深翻和其它人为的熟化措施,仍然可以种茶 。 在一些老茶区,例如浙江的西湖龙井茶区白沙子土,湖南它化的石渣子土等,就是如此 。 因此,在选择园地土壤时,既要测定土层的厚度,也要考查成土母岩的种类和风化的程度,更要严格注意掌握和测定不同地段土壤酸碱度的情况 。
茶树根系庞大,吸肥力强 。 一般栽培的茶树,一足龄茶苗的主根长达30厘米以上,成龄茶树主根生长旺盛,可深及一米以下,侧根和须根发达并在土壤表层四散分布 。 为了使茶树根系能向深广发展,不仅表土要好,底土的性状也有很大关系 。 如果遇到土层浅、肥力低、土质粘重或保水、保肥力差的土壤,都会使茶树根系发育不良,常常出现树势导衰,容易遭受肥旱害或冻害一般说来,在潮湿、通气不良的土壤中,根系较浅;而在良好的土壤内,则有较多的分枝和较广泛的根系数 。 实践证明,选择种茶的园地,土壤深度一般不应浅于60厘米 。 这样,有利于茶树根系分布深而广,同时,施肥以后肥料的损失较少,吸收率大,也有利于增强茶树的抗逆性等 。 凡土层浅,底土有粘土层、硬盘层或铁锰结核的,常会引起临时性滞水层的产生,致使茶树根系发育不好,应注意深耕改良 。
推荐阅读
- 种苗的检验与消毒
- 争做食品安全知识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长征人很给力
- 茶树品种基本性状与分类
- 这40条学生食品安全教育知识请牢记!快转给身边的家长收藏吧
- 这些食品安全知识,你知道吗?
- 食品安全基本小知识
- 吃货的你,这些食品安全知识要知道
- 迷迭香——奇香的刺激
- 薰衣草——紫色的舒缓
- 百里香——柔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