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泥壶与紫泥壶的区别|明清朱泥壶的发展历程

【朱泥壶与紫泥壶的区别|明清朱泥壶的发展历程】在玩赏宜兴紫砂壶的过程中 , 常有一种感觉:紫泥壶是「他」 , 是He;朱泥壶是「她」 , 是She , 这种情感投射 , 当然自有其来源 。

就用途而言:紫泥是宜兴茶具的主流派 , 蕴于甲泥之中 , 又称「岩中岩」 , 其胎骨坚致 , 可独自成大器;朱泥则属非主流派 , 深藏于泥矿底层 , 矿形琐碎 , 需经手工挑拣 , 古谓「未触风日之石骨」 , 不利独自成陶 , 通常用作器表化妆土 。

就色泽而言:紫泥色相沉郁稳重 , 庄严凝练 , 宛如玄铁重刀;朱泥色泽红艳活泼 , 娇妍多姿 , 犹如柳叶软剑 。

就泥性而言:紫泥成型较易 , 坯体烧成率较高 , 窑温宽容度亦大;朱泥成型工艺难度较高 , 成品率约仅七成 , 泥性甚娇甚挑 。

就触感而言:紫泥胎身气孔结构较疏松 , 器表触感较明显;朱泥颗粒细腻 , 器表透明度佳 , 触感平滑 。

就声音而言:弹指扣之 , 紫泥音频较沉郁 , 共振性稍低 , 彷若男音;朱泥音频相对较高 , 共振性佳 , 犹似女声 。

就式度而言:紫砂器形貌多变 , 或方或圆 , 或光或花 , 体多大方 , 容量较大;朱泥器形制较少 , 多为光素几何形 , 造形趋于纤秀 , 容量较小 。

就地域而言:紫泥素为江南主流 , 一脉传承五百年 , 不绝如缕 , 近代更于港台汇成波澜;朱泥虽根柢深植宜兴 , 但个性活跃 , 每于域外带动风潮 , 如十七世纪中叶起 , 外销欧洲的「红色瓷器」 。 再如清同治以后 , 轰动东瀛茶陶两界的「朱泥烧」;以及从明末至民初 , 在闽南沿海 , 乃至南洋一带 , 所掀起的「水平壶」红色风潮 。 更值得注意的是 , 朱泥器所鼓动的红色流行风 , 每每引起欧洲、日本、潮汕、台湾陶人以各种方式加以临摹仿制 , 进而启发了当地的壶艺、茶风 。

明清朱泥壶考证的雾区

二十世纪末叶 , 宜兴紫砂茶具在港台备受青睐 , 不论紫泥、朱泥、绿泥、段泥 , 俱成为茶客壶人的府藏珍爱 。 与此同时 , 对紫砂陶器的研究亦受到重视 , 成为显学 。 在研究探讨的过程中 , 当代作品一辨真伪 , 二评工艺成就 , 三论典藏价值 , 基本上问题不大 。 明清紫砂器则因历来作伪高手多 , 真赝之判较具挑战性 , 然紫砂陶史不过五百年 , 虽史料有限 , 却也不致考据无门 。 加上紫砂器的署款文化是历代工艺美术作品中较为罕见的 , 这种传承相当程度地深化了紫砂器的人文底蕴 , 更增添了后人的收藏乐趣 , 许多明清紫砂器的真伪鉴别 , 也往往是依附着器身款识而开启 。 反倒是明清朱泥壶的考证 , 面临了微妙的态势 , 以今日收藏家们的眼力与经验法则 , 对朱泥古壶的断代辨伪 , 大体已能形成共识 , 争议有限 , 然而对朱泥陶人们的考证 , 却不易找到着力点 。 因为同样系出宜兴的朱泥壶却因为自成一格的署款文化 , 形成「大彬」、「孟臣」比比皆是的盛况 , 几乎无法将一般砂壶的鉴赏准则转移、延用 , 形成了考证上不易突破的「雾区」 。

无怪乎 , 初入此道者往往迷惑于:为何在朱泥壶的世界里 , 孟臣、逸公、大彬的作品如此丰盛?而孟臣高寿三百尚能制壶!大彬死后照样可以制器题铭!其实 , 这个特殊的「行规」已绵延三百余年 , 早就成为朱泥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了!所以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 , 诚如奥玄宝所言:「然壶本玩具也 , 玩具之可爱在趣不在理……择其善者皆取之……知理知趣是为上策 。 」准此 , 则朱泥小壶能考之有据者 , 是谓理趣兼得;若未能如愿者 , 也不妨好好欣赏其逸趣之所在 。 其实 , 透过各类资料的整合 , 我们还是可以大略掌握明清朱泥壶的脉络 , 这位红姑娘尚不致于「不可理喻」 , 反而应是「理趣兼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