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旧事之·煎“万茶”( 二 )


煎出来的“万茶” , 以干索(即不油乎乎)、饱满、膨松、香脆、粗细均匀、色泽金黄为佳品 。 记得当年在外读书 , 寒假返校带的“万茶”被女同学评价为“看起来土气 , 吃起来好味” 。 “万茶”煎得好不好、多不多 , 很直接地反映出一个家庭的殷实程度和当家女眷的操持与聪慧 。 记得过去到了年底 , 整个村落都弥漫着“煎万茶”的诱人香味和“作豆腐”的石膏水味 , 那就是过年的味道 。
现在 , “煎万茶”首先是用电动磨粉 , 又快又细 , 过去“打粉”的器具只能在“民俗馆”里重温岁月了 。 也很少有人家再“煎万茶”了 , 一来市场繁荣 , 价廉物美 , 各种“万茶”应有尽有 , 而过去 , 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 受计划供应限制 , 老百姓又没有粮票 , 何况有几个土里刨食的人口袋里有现钱?二是油茶山生物是多样化了 , 柴草高过人头 , 油茶树即使靠天帮忙结了几个“茶籽木籽” , 不是那青壮年劳力是摘不回的 。 举目乡村 , 青壮打工去 , 老人守家园 。 “煎万茶”耗油 , 不是那“茶油”根本就煎不出传统的那个美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