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器中国茶文化的影响与贡献( 三 )


紫砂器受到人们珍视 , 还在于它具有与品饮散茶相适应的物理特性和实用的艺术价值 。 近人南海“百壶山馆”主人李景康和顺德“碧山壶馆”主人张虹在其合著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总结了紫砂器的这一独有特性:“茗壶为日用必需之品 , 阳羡砂制 , 端宜论茗 , 无铜锡之败味 , 无金银之奢靡 , 而善蕴茗香 , 适于实用 , 一也 。 名工代出 , 探古索奇 , 或仿商周 , 或摹汉魏 , 旁及花果 , 偶肖动物 , 或匠心独运 , 韵致怡人 , 几案陈之 , 令人意远 , 二也 。 历人文人或撰壶铭 , 或书款识 , 或镌以花卉 , 或锓以印章 , 托物寓意 , 每见巧思 , 书法不群 , 别饶韵格 , 虽景德名瓷价逾钜万 , 然每出以匠工之手 , 响鲜文翰习观 , 乏斯雅趣 , 也 。 ”紫砂器的蕴香特征 , 至今没有任务物品能够替代 。 它的外形艺术创作 , 也至今不衰 , 仍然保持着蓬勃的创造力 。
紫砂器与茶文化的交融
中国传统文化对茶饮的渗透 , 几乎涉及茶文化的各个领域 , 尤其是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融会 , 给茶文化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 九流十派 , 百家争鸣 , 儒道释三家并存 , 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 , 也给茶文化的发展起着原动力的影响 。 光从陆羽《茶经》汇录的茶史人物来看 , 也几乎全是儒道释三家的代表人物 。 但在三家思想对茶文化的影响中 , 又以道家思想影响最大 , 并在茶文化体系建构中占主导地位 , 尤以柔静形成茶文化的主体思想特征 。 明代中期以后 , 社会矛盾极为复杂 , 社会问题急趋尖锐 , 难以解决 , 促使文化人开始从自己的思想上寻求自我完善和解脱 。 同时 , 程朱理学进一步发展 , 王阳明倡导“心学” , 反释家禅宗与道家清静溶于儒学之中 , 形成新儒学 , 强调个人内心修养 。 茶文化的柔静思想恰好与这种推崇中庸沿简、崇尚平朴自然、提倡内敛喜平的时代思潮不谋而合 。 表现在对茶器具的追求上 , 紫砂器的自然古朴形象能够体现时代思潮与茶饮形式的融合 。 因此 , 大量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创作活动 , 推动了士人的购藏风尚 , 引导了紫砂技艺在艺术典雅情趣上的丰富与提高 。
文人参与紫砂器的制作活动 , 有着多种的形式 , 除了邀请我家艺匠特别制作外 , 大多文人是自己亲自设计外形 , 题刻书画 , 运用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形式 , 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追求紫砂器的外在鉴赏价值 。 这样 , 也就使一些具有相当文化底蕴的艺匠同时成为制作紫砂精器的大家 , 象时大彬、徐友泉、陈鸣远、陈鸿寿、杨彭年等都是兼具文人艺匠双重身份的紫砂制作大师 。 文人对紫创作的参与 , 同时促进了茶文化与文学的交流 , 这种交流不是凑合附加 , 而是气血相容多方面的思想意识的交融 。 紫砂器外在形制的古朴典雅 , 凝着茶文化的深厚的自然气韵 , 文人在冲泡品饮的意境中寻求到了天地间神逸的心灵感受 。
紫砂制作中的艺术化变革 , 不但扩大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 而且丰富了茶了精神的外延空间 。 中国茶文化本身追求朴拙高尚的人生态度 , 但唐宋时期繁琐的茶饮礼仪形式挤掉了茶人的精神思想 , 留下的只是茶被扭曲的程式形态 , 喝茶是在“行礼” , 品茗是在“玩茶” 。 而紫砂器的风行 , 打掉了繁复的茶饮程式 , 一壶在手自泡自饮 , 文人在简单而朴实的品饮中 , 可以尽心发挥思想 , 体验紫砂自然的生命气息带给人的温和、敦厚、静穆、端庄、平淡、闲雅的精神韵律 。
紫砂器的风行和推广 , 也带给壶艺以变革 。 自时大彬起 , 一反旧制 , 制作紫砂小壶 。 周高起《阳羡名壶系》说:“壶供真茶 , 正是新泉话火 , 旋瀹旋啜 , 以尽色声香味之蕴 , 故壶宜小不宜大 , 宜浅不宜深 , 壶盖宜盎不宜砥 , 汤力茗香 , 俾得团结氤氲 。 ”冯可宾也在《茶笺》中对紫砂小壶的盛行趋势作了说明:“茶壶以陶器为上 , 又以小为贵 , 每一客 , 壶一把 , 任其自斟自饮 , 方为得趣 。 壶小则香不涣散 , 味不耽搁 。 ”紫砂小壶的精巧 , 带给人 不光是茶的真味 , 而且融汇着天、地、人、茶的统一意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