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效应让你自我感觉良好?

你曾经深深着迷于自己花了好几个小时完成的手工艺品吗?或曾觉得自己刚设计好的一份简报背景颜色挑得真是超棒 , 棒到得往后坐远一点来赞赏自己的作品吗?这样的话 , 表示你已经中了“Ikea效应” 。
这种心理现象名称源于几万人对于组装家具的热爱 , 以来自北欧那知名的组装家具店为名 。 研究这现象的美国杜兰大学(Tulane University)行销学教授莫雄(Daniel Mochon)说:想像一下 , 当你组装好一张桌子 , 或许看起来有点小瑕疵 , 而你的太太跟邻居看这张桌子则很直接 , 就是个有点差劲的手艺品 , 但在你眼中却觉得很完美 , 只因为这是你亲手创造的 , 是你劳力的成果 。 这就是Ikea效应的意思 。
通常我们都认为因为喜欢一件事所以才付出心力 , 不过莫雄教授和诺顿(Michael Norton)在想:会不会反而是因为付出了心力所以喜欢这件事情呢?
在经过一系列实验后他们发现 , 相同的工艺品 , 如果是自己完成的 , 比起经他人之手 , 会对其赋予更高的价值 。 最近的研究发现:除了因为自己完成了一份「伟大的作品」而感到自豪之外 , 也能借此向别人展示“我很行” 。
这效应中有个阴险的元素存在:被操弄而自认为自己较无能的人 , 可能更容易受到Ikea效应影响 。 另一方面 , 莫雄也发现 , 当人们获得自信心的提升后 , 他们就比较没有兴趣向自己跟向别人展现能力 。
那么 , 像Ikea这样的DIY家具店 , 有可能在店里要顾客解决艰难的数学问题 , 而增加家具的销路吗?(刺激消费者借组装家具重拾自信)
莫雄答到:这无疑是一种冒险的策略 , 要是消费者发现Ikea让他们觉得自己很笨来增加家具的销量 , 我不确定对Ikea会带来什么冲击 。
莫雄的研究反映出一个严重的问题:全世界的公司、经理人爱上了自己的点子 , 并且否决了外来但更好的主意-因为那些主意不是出于自家 。
“如果我陷在一个计划里 , 而且我为此工作一、两年了 , 我可能会认为这个计划是非常好的点子” , 莫雄说 , “所以如果有别人来跟我说这计划非常的失败 , 别再浪费时间了 , 我还是会埋头苦干的去做 , 就因为那是我的心血 , 这就是Ikea效应带来的影响 , 我可能会认为这计划比事实来得好 。 ”
不管你是否在执行一个牵涉数百万元预算的计划 , 或是学校里的专题研究 , 你非常需要在将你的“完美计划”公诸于世之前 , 请没有参与计划的其他人给些意见吧!
【宜家效应让你自我感觉良好?】(整理自泛科技)

以上内容就是宜家效应让你自我感觉良好?的内容啦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