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会让孩子变笨吗?

电视机拥有诸如“白痴箱子”、“笨蛋盒子”或是“瞪眼盒子”之类的绰号 , 电视迷也被嘲笑为“沙发土豆” 。 然而 , 电视这个“独眼怪物”会夺走人们的思考能力吗?

电视被抹黑的历史比大多数人的年龄更长久 。 人们怀有各种或许有些夸张的疑虑 , 认为电视会促生儿童的反社会态度、暴力行为 , 甚至会使儿童养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或患上肥胖症 。 但是 , 电视真的到了侵蚀儿童智力的地步吗?
几十年来 , 教育学研究者一直致力于这个话题 , 不幸的是 , 他们的研究结论充斥了复杂和含糊不清之处 。 如果你想知道那些花了大量时间看电视的儿童在学校里表现的是否糟糕 , 答案却取决于他们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里 。 如果孩子出身在中产阶级家庭 , 那么花大量时间看电视会让他们学业较差 。 很显然 , 孩子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多了 , 有利于促进智力增长的亲子交流时间就被占用了 , 更别说还有做功课的时间 。 基于这样的原因 , 孩子们每天看电视最好不要超过3个小时 。
【看电视会让孩子变笨吗?】从贫困家庭孩子那儿获得的研究结果与上述情况则完全不同 。 贫困家庭的孩子看的电视越多 , 他们的学业就会越好 。 如果父母无力促进孩子的智力成长 , 那么与其和父母交流 , 还不如让孩子去看“白痴箱子” 。 澄清一下 , 这里并不是说贫穷人家孩子的智力也是“贫穷”的 。 观察研究表明 , 领救济金的父母花在亲子交流上的时间 , 要比上班族父母及专职父母少得多 , 这导致了他们孩子的词汇量相对贫乏 。
不同的家庭是这样的情况 , 那么不同的国家又是如何呢?较富裕的国家儿童的IQ也较高 , 学习成绩更好 , 且能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美国常常被指出在富裕国家中表现不佳 , 尤其在儿童的数学和科学方面 , 但是这可能是由于测试规则的不同而导致的例外情况) 。
是什么原因导致富裕国家儿童获得更高的学业成就呢?可能是因为富裕国家在教育方面投资更多 , 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机会 , 或者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地进行复杂思考和解决问题 。 综合这些因素来说 , 相对于农村经济 , 在城市经济体制中想要获得成功所需要的教育和智力因素显得更为重要 。 换言之 , 富裕国家的儿童从大众传媒当中获得了更多的大脑刺激 。
当我分析1999年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数学和科学研究(the 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的内容时 , 发现富裕国家儿童的学业优势 , 可以通过该国报纸的印刷量和每千人拥有的电视机数来反映 。
其中的证据 , 可以支持大众媒体促进智力成长的论断 。 电视的存在对于科学成就的取得尤其重要 。 这些发现很有趣 , 显然与看电视会变成笨蛋的观点相悖 。 然而 , 这些结论也有待质疑 。 例如 , 即便在1999年 , 拥有大量报刊发行的国家里的孩子们也并不一定会去读那些报纸;拥有大量电视机的国家里的孩子们也并不一定会去看电视 , 等等 。
幸运的是 , 2001年一项来自国际阅读能力促进(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计划的研究中 , 调查者询问了孩子们闲暇时间的利用情况 , 包括看电视或使用电脑 。 研究结果显示 , 每天看电视的孩子比例较高的国家里 , 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更高 , 而更高的阅读能力预示着更高的IQ(因为阅读能力和IQ高度相关) 。 每天使用电脑的好处与看电视类似 。 更重要的是 , 这些电子媒体的使用情况完美地解释了为什么富裕国家的孩子学业更好 。
就像电视对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潜在的好处一样 , 电视同样也对穷国的孩子有好处 。 那些在看电视上花费精力比较适中的孩子 , 在学业上表现更好 , 可以说这些孩子变得更聪明了 , 还得多亏有了“白痴箱子”和“笨蛋盒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