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行农历规则, 在两个冬至日之间, 如果是12个历月, 则当年不需要置闰, 如果有13个月, 则需要置闰(原因下面解释), 具体办法是, 从上年冬至所在历月开始选择第一个没有“中气”的历月为闰月, 其名称为其前一个月的名字加“闰”字 。 举例来说, 2008年(甲子年)冬至日为当年的十一月廿四, 2009年冬至是当月初七, 如果不加闰月, 则顺序排下来是乙丑年十二月初七, 因为要保证冬至日在当年十一月(按古代中国传统, 一年十二个月按地支排序, 冬至所在月为子月, 次月为丑月, 依次类推 。 中国传统历法中以寅月初一为岁首的历法称为“夏历”, 这样一来, 夏历中冬至所在月必须为上年十一月, 而现行农历属于夏历), 所以需要在从甲子年十二月(不含)开始到乙丑年冬至所在月之间的11个历月中找一个倒霉蛋充当闰月, 根据月球运动表和太阳运动表, 我们很快查到乙丑年五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一个小暑(在当月十五)节气, 没有中气, 好, 就是它了, “乙丑年闰五月” 。 需要注意的是, 虽然五月之后的第四个月也是只有一个节气(寒露)而没有中气, 但因为不是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 所以很幸运有自己的正式名字“乙丑年八月” 。 谈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 所谓“二十四节气置闰”只是人为规定的用来置闰的一个办法而已, 看起来很“科学”, 但本质上不过是建立在科学已经预测出来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一种人文关怀罢了 。
【农历腊月说农历】不过,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置闰规定, 节气成为农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而正是因为二十四节气的不可或缺, 再加上二十四节气完全反映太阳的周年视运动(这显然利于农事安排), 所以, 它体现了的是农历中的阳历成分 。 农历就是因为它即包含太阴历成分又包含太阳历成分, 所以才被称作“阴阳合历” 。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 制定中国传统历法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 而且在古代, 历算家们还要用预测日月食的办法来验证历法的“合”与“不合”, 显然这非得精确掌握、预测日月位置才能做到 。 明代以前, 中国的传统做法是这样的:观测一个周期(例如三五年或七八年)的日月位置, 根据这些原始位置数据整理出一次差、二次差乃至三次差计算表, 然后用这些基础计算表通过外推法或插值法预测未来时日的日、月位置, 再根据这些位置来排定年月日次序, 并预测日月食以做校核 。 如果日月食不准, 要么基于天人感应理论歌功颂德说当朝帝王德感天地、上天取消日月食抑或危言耸听称天降警示有佞臣出, 要么就要重新来过 。 这中间在数学运算上有进步, 但大的框架是这样的, 没有突破, 所以中国天文学在这几千年里进步并不是很大 。
直到明朝末年, 因为依前元郭守敬所定历法预测日月食连连失误, 无法再拿老天爷蒙事, 所以只好重订历法 。 这时候西方传教士已经和中土有所接触, 初步了解欧洲天文学成就且已经受洗为基督徒的徐光启就建议请西洋人协助修历, 而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等人也恰好想借此机会打入我朝内部,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 合作修历 。 置闰法则什么的文化方面的规定还是从旧, 但用来预测日月位置的算法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从中国传统的代数法改为西方的几何法 。 包括小到分圆周为360度大到哥白尼理论某些学术观点在内的欧洲天文学基础知识第一次大规模地被引入中国 。 1634年新历书编成, 取名“崇祯历书”, 因为当朝内忧外患, 没有来得及颁行就垮台了 。 清军入关后, 汤若望把崇祯历书进行删改取名“西洋历法新书”, 呈交新的统治者, 急于确立文化统治地位的清统治者将其命名为“时宪历”, 于1645年颁行, 乾隆年间又进行了修订(1742年), 引入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等西方天文学较新成就, 并改称“时宪书”(避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讳) 。 辛亥革命后, 新政府采用格里历, 并以民国纪年, 传统历法遂废, 唯民间用之, 称“旧历” 。 新中国成立后, 旧历逐渐改称农历, 历年农历历书均由紫金山天文台历算室发布 。
推荐阅读
- WiFi杀精吗?
- 小孔眼镜治近视?别闹
- 夜间开灯会导致婴儿性早熟吗?
- 胃溃疡会变成胃癌吗?
- 【万可维小知识】为什么说亚健康状态的缓解刻不容缓
- 男人也能生孩子了?
- 刺破不同部位挤血,可以急救?
- 为什么说五环以外,机会多多
- 小苏打溶液能去黑头吗?
- 公牛看见红色就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