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说农历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格里历)和农历, 都属于一个叫“历法”的东西 。 所谓历法, 通俗地讲, 就是安排与协调年、月、日以明确一个时间序列的法则或者说制度 。 历法的制定, 虽以天文学为基础, 但严格意义上讲属于“约定俗成”即文化范畴, 而不属于科学范畴(天文学上用以确定时间序列的东西叫“儒略日”, 不分年月, 逐日排列) 。 所以, 说某个历法科学或者不科学, 没有意义(网上历改人士动辄称自己的历法比格里历科学, 对此我一概嗤之以鼻) 。

历法的制定依赖于天文学观测, 这是有原因的 。 因为年、月、日这些生活概念最初产生就是基于天象观测的, 比如太阳两次升出地平线相隔时间为一日, 傍晚时月亮两次出现在西方地平线上相隔时间为一月, 天狼星和太阳两次一起升起相隔时间为一年等等 。 但是, 即便是最粗疏的观测也能发现, 年的长度、月的长度和日的长度并不是整倍数关系 。 现在我们知道1回归年=365.2422日, 而1朔望月=29.5306日, 对于古人来说, 无论怎么安排都不可能让年月日和天象严密吻合, 所以只能是尽量安排历法年(简称历年)和历法月(历月)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朔望月的长度相接近, 使得年月日尽可能地吻合天象不至于偏离太远 。 这里这个“尽量安排”就体现出古人的文化差异了 。
不同文化区域的人们制订出各自的历法, 这些历法大致可以区分为三类:太阴历(只考虑月亮也就是太阴运动规律和历法相协调的)、太阳历(只考虑太阳运动规律和历法相协调的)和阴阳合历(同时考虑太阴和太阳运动规律并协调二者关系的) 。 伊斯兰教历法(希吉来历)是典型的太阴历:太阴圆缺一次为1月, 集12个月为1年, 这样1平年即为354历日, 完全不考虑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 所以伊斯兰教的斋月(希吉来历的9月)在公历中飘忽不定 。 现行公历(全称叫格里高利历 Gregorian calar, 简称格里历, 施行于1582年10月15日)是典型的太阳历:平年365历日, 每400年置97闰日, 闰年366历日, 完全不考虑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 很难让人把它的“月”和月亮联系起来 。
而我们日常所谓农历, 其基本成分有两个, 一个历月, 一个节气, 前者体现出太阴历的特点, 而后者体现出太阳历的特点, 所以称其为阴阳合历 。 先说历月, 按农历规则, 一朔望月即为1历月, 上文提到, 1朔望月=29.5306日, 这就意味着一历月长则30日, 短则29日 。 显然, 如果机械累计12个历月为1历年, 则农历就会和希吉来历一样成为太阴历, 那样的话, 咱们就有幸大夏天过大年初一了 。 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古人为避免出现这种尴尬局面, 就必然要考虑设置闰月, 即在正常的1年12个月之外, 某些年份额外增加1个月, 通过19年7闰的办法, 可以调整1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69日, 与1回归年长度相差无几, 这样可以确保大年初一在冬季度过 。
那么, 怎么安插闰月呢?按现行农历规则, 这取决于二十四节气 。 在天文学上, 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在天球上画了一个大圆圈, 这个圈叫“黄道”, 地球的赤道平面在天球上也截出一个大圆, 叫做“天球赤道”, 黄道和天赤道有两个交点, 一个上升时交点, 叫春分点, 一个下降时交点, 叫秋分点, 这两个点在黄道上相隔180度, 从春分点沿黄道逆时针90度有一个点, 这个点叫夏至点, 从秋分点沿黄道逆时针90度, 这个点叫冬至点 。 太阳沿黄道过夏至点时, 其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过冬至点时, 其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过春分、秋分点时, 其直射点在地球赤道上 。 黄道上两分两至这4个点全世界公认, 但在古代中国, 黄道上共分出24个点, 从冬至点开始每隔15度一个点(这种划分法叫做定气法), 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太阳在黄道上依次经过这些点的那一天就叫做“气”, 其中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称“节气”, 而冬至等称“中气”, 合称“二十四气”, 俗称“二十四节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