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快递吗?

短短几年间 , 快递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在古代 , 人们寄件物品有没有快递呢?有是有的 , 不过古代快递可不像今天这样 , 只要在网上贴个招聘启事 , 随便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就能行了 , 要知道 , 古代的快递可是件技术活 , 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周朝就有了官方快递】
“一骑红尘妃子笑 , 无人知是荔枝来 。 ”这是杜甫《过华清宫绝句》中的一句诗 , 讲的是杨贵妃爱吃荔枝 , 玄宗知道后特意派人到荔枝的产地岭南地区摘取最优质的荔枝 , 快马加鞭赶回帝都 , 以便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 , 而这送荔枝的“快递小哥” , 其实是朝廷专门传递紧急军情的公职人员 。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展现了唐朝的“快递”情况 , 但“快递”这个行业真正出现 , 则要追溯到夏商之时 。
夏朝时实物传递已经产生 , 但一般都是“顺路”传递 , 并没有明确分工;到了商朝 , 开始有人专门有目的性地去传递信物 , 比如今天帮张家送个信 , 明天帮李家跑个腿 , 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 但传递的距离都不会太远 , 依靠的交通工具也是人的双腿;西周时期 , 朝廷开始有了专门负责主管邮驿快递的官职“行夫” , 并定下了快递行业的宗旨“虽道有难 , 而不时必达 。 ”这是现代快递都很难做到的一点 , 而从此以后快递也有了比较明确的分类 , 包括“轻车快传(传)”、“边境传书(邮)”和“急行步传(徒)”等几种方式 。
春秋时期 , “马传”正式出现 , 马成为了主要交通工具 , 在近距离传递书信时 , 往往使用“单骑通信” , 而长距离传递消息则可使用“接力传递” 。 秦朝大一统之后 , 公文的传递又根据其紧急程度分为了“急字文书”和“普通文书”这两种 , 用现在眼光看 , 就是分成了快递与平邮 , 这二者的差异在于每日的要求的行路里程之上 。 一般普通文书对快递送达日期没有太过苛刻的要求 , 快递人员可以正常送达;而批注了“马上飞递”的公文 , 则每天行程必须达到150公里;若是批注了“十万火急” , 那速度就必须更快了 。
【古代有快递吗?】【骑马的快递员】
汉代之后 , 所有的快递都必须由快递人员骑马递送 , 马术从此成为了快递员必修的课程 , 南北朝时的紧急公文要求快递员每日策马200公里 , 隋唐时这一数字增加到了250公里 , 宋代时 , 又出现了一种更快的快递方式——急脚递 , 据《随园笔记》中记载 , 最快的急脚递可以“日行六百里” 。
这600里路折合成现在的尺度大约是不到250千米的距离 , 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 , 这点距离飞机飞上20多分钟 , 开车开上两个小时也就到了 , 但是在古代 , 快递员可是要骑马传送的 , 而一般的快马每个小时正常跑也就能跑个20多千米 , 如果一整天不间断地跑 , 12个小时也就刚刚好能跑上大概600里路 。 但是马和汽车不同 , 汽车是有汽油就能跑 , 它是钢铁做的 , 不会累也不需要吃饭 , 但马可不一样 , 再好的马儿那也是需要吃饭、需要休息的 , 因此再算上马儿休整的时间 , 想跑600里路估计光是白天都不够用 。
有些人说了 , 古代不是动不动就有千里马吗?骑上千里马日行个500千米还不是小菜一碟?其实这应该算是一种对历史的误解 。 古代的计量单位与现代不同 , 比如周朝时一里的长度只合现代的300米左右 , 因此在《史记》等正史中记载的“千里马” , 说的“千里”其实也就是300千米 , 时速不过30千米上下 , 这样看来 , 历史上所谓的能够“日行千里 , 夜行八百”的神马 , 速度也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