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忧惶,谈何健康?

管理界中流传着一条“木桶定律(Cannikin Law/Buckets effect)” , 内容大致是 , 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 , 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根木板;一个组织竞争力有多强 , 受制于其部门中最弱的一环 。 而最好的改进办法 , 就是找到那根“短板”并加以提升 。
如果视一个人的健康为“木桶” , 那么桶壁上的木板共有三大根 , 一是生物 , 二是环境 , 三是心理 。
最开始三根木板都是短板 , 人类看不见微小的病原体 , 测不出缺乏的营养素 , 难以理解基因变异会导致遗传病 , 离开了麻醉术与无菌术 , 外科手术也无从做起……能够加长的木板 , 唯有“心理”而已 。 正如结核病先驱特鲁多医生所言 , 医学实践是“有时治愈 , 常常缓解 , 永远安慰” 。 人的心理如此易受暗示 , 于是古代不分医与巫 , 药典堪比博物书 。 鳄鱼的粪、木乃伊的粉、放身上的金属棍……任何安慰剂都可能入药 , 而接受假治疗的患者会报告病情转好 。
第二根得到加长的木板 , 则是“环境” 。 后世的研究者一度大惑不解 , 为何真正有效的医药二十世纪才出现 , 白喉、麻疹、肺结核等诸多恶疾的死亡率却早在十九世纪末便已开始下降 。 后来才发现 , 许多病人能够自愈 , 是公共卫生、总体营养和避孕手段之功 。
百年前现代医学终于出现 , 第三根木板“生物”后来居上 。 治病的方向 , 也从“触怒神明”、“受人诅咒”变成了各种生理异常——是基因?是外伤?是营养?是自身免疫 , 还是病原体入侵? “心”与“身”被医者分开看待 。 人心与大脑太过复杂幽微 , 查体检测出的器质型病变多么实在 , 那才是亟待开发的广阔蓝海 。
医学发展到2011年 , 全球人均预期寿命长达70岁 。 “生物”与“环境”两块长板功不可没 。 但不知何时起 , 一些慢性病已悄然流行 。 癌症、脑卒中、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意外伤害成了发达国家的五大死因 。 研究者也发现 , 心理改变行为 , 行为固化成习惯 , 而那五大死亡风险又与个人习惯密切相关——是时候再补补“心理”这块短板了 。
不妨先改变“心不在焉” 。 我们生活在胜者通吃的文化中 , 比起并无目标的“存在模式” , 以目标为导向的“行动模式”无疑更能产出成功人士 , 但却容易让人对身体的感受麻木不仁 。 而如果一个人甚至难以察觉病征 , 又谈何管理健康?更专注外部世界的男性尤其需要注意 , 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变化和疼痛更迟钝 , 也更不愿向医护人员求助 。 而敏感的女性“患病率”更高 , 但却有着更低的死亡率和更长的寿命预期 。
再改变“压力山大” 。 压力之下的小鼠往往胸腺萎缩、消化道溃疡、肾上腺素飙高 。 压力之下的人类则容易出现溃疡、偏头痛和高血压症状 , 也更容易抽烟喝酒三餐乱 , 熬夜失眠不锻炼 , 这些行为都会削弱免疫系统 。 研究显示 , 积极情绪让唾液中的抗体含量增高 , 经历人生重大变故的人淋巴细胞浓度则会下降 。 在压力下表达的ATF3基因还会增加癌症转移风险 。 同样是鼻子里被滴入普通感冒病毒 , 高应激的人里47%会感冒 , 低应激的人里感冒的只有27% 。
健康仍在可控范围内的人 , 不妨试着增强自我效能感 , 也就是坚信自己能成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 唯有如此 , 你才有意愿采纳预防性的干预措施 , 比如锻炼 , 比如戒烟 , 比如血糖偏高者遵守特殊的饮食规范 。 不过 , 如果罹患了癌症一类不可控的重大疾病 , 那么无法实现的健康目标反而会让患者更添痛苦 , 此时就要以情绪干预为手段 , 来尽量提升生活质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