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对谁都是杀猪刀,数码照片也泛黄?( 二 )


然而, 反感数码照片的人, 在批判时往往没有正视数码照片在实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以及摄影这种行为在行为意义上的转变 。 历史上, 有不少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事物、行为, 都曾遭到过这种批判 。 比如说书写, 2000 多年前曾经遭到柏拉图的极力反对, 认为书写对于记忆的纯粹来说是一种退化 。 但回头来看, 若无书写, 若无记录,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对知识的运用, 恐怕难以达到今日的高度 。
所以, 回到“数字照片是否失去回忆的价值”这个问题上, 数码相片和胶片照片之间真的有那么大区别吗?两者之间的区别一定会导致背后意义的差异吗?
没有实体, 往往是反对数码相片的主要理由 。 对于某些人来说, 似乎不存在物质, 就不存在价值 。 但是, 数字人类学的奠基人 Daniel Miller 表示这种对数码照片以及其他数字化产品的物质性上的错觉可以归咎为当今电子产品的高效 。
他总结到当电子科技的效率越高时, 对数字化产品物质性以及其背后机械化的运作的感知程度越低 。 日常生活当中偶尔出现的死机等各种异常状反而是人们对数字科技的物质基础感受强烈的时候 。 的确, 许多人在电脑宕机的时候会检查各类端口, 清理积尘, 甚至拍打机器, 而在平常人们多数只会沉浸在系统和软件当中, 因此忽略了背后的机械化运作 。 而且, 当人们用虚拟(Virtual)这个词去形容数字化产物时, 很容易让人误解这些新时代的产物不够真实 。
正如二进制代码需要硬盘来储存, 底片需要相片纸去呈现图像一样, 数字照片的呈现也有着相应的载体, 像数码相机, 电脑, 手机, 平板等 。 认为数码照片不具备实体, 是一种认知上的错觉 。
拍照不是将某一个是时刻下的场景转化成为一段代码, 保证人们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去进行解读 。 文化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如此理解摄影:一张照片的理解除了照片的内容本身, 还受到包括时间、空间、社会背景、审美观和价值观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 。 这些不同方面的的因素可以笼统地理解为情景 。 所以, 情景的转变对于照片的理解有着深远的意义 。
同一张照片, 分别展示在博物馆里和挂在家里墙壁上, 将会对理解产生巨大的影响 。 另外, 像是相片旁边的标注也同样会对照片的解读产生影响 。 各大杂志封面的大标题其实就是运用文字引导读者理解的一种方法 。 最近一年在微博上走红的“日式冷吐槽”也是基于同样的技巧, 利用了文字信息与人们心目中的画面既定信息的错位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解方式 。
所以, 当人们拿出当初拍照的手机, 从擦拭屏幕上的灰尘到开启手机看到早已被更换的商标, 再到通过与旧时的用户界面交互打开相册应用, 最后看到以前的照片的整个过程都会触发对过往的回忆 。 这个过程如同从书柜找出很久之前制作的相册, 掀开封面, 再一页页地翻阅以前的照片一样, 每个步骤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对照片的理解 。 并且更重要的是, 看到旧设备上的照片时的情感也并不会因其保存图片之多而减弱 。
这些电子产品也像照片纸一样会留下时间的痕迹 。 手机上的磕痕, 平板屏幕的落灰, 屏幕上被磨花了的保护膜等 。 这些使用的细节是使用者留下的痕迹, 而一个物品随着这种痕迹的增加, 逐步变成了使用者个性的一部分 。
泛黄的照片纸, 难道不和伤痕累累的手机屏幕一样吗?
【相框 V.S. 屏保】
数码照片不仅仅出现在旧设备上, 身边的手机和电脑都一样存储着照片,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类照片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