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飞行能力却让人着迷而又感到困惑 。
文章插图
“鸟类能摆脱飞行路线的束缚吗?” Bob Dylan问道 。 当然 , 这只是一个比喻(在Dylan的歌词中 , 指的是失去的爱情) , 但这句话对鸟类来说确实没错 , 这是由于鸟类迁徙的复杂性——从迁徙的航向到群体的动力学——长久以来一直是一个谜 。 猜测众多 , 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 当然 , 作为大量趋同进化例子中的一个 , 昆虫和哺乳动物也进化出了飞行能力 。 但鸟类的飞行能力却让人尤为着迷而又感到困惑 。
荷马和亚里士多德都对鸟类的迁徙做了详细的记录 , 但人类对于鸟类飞行能力的兴趣甚至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 如果你仔细研究过史前人类的神话传说 , 你就会发现 , 只要人类能看见鸟儿的地方 , 就会有关于鸟类如何飞行以及飞行原因的解释 。 在当今时代 , 关于解释鸟类结群飞行及呈V字形飞行、迁徙的理论比比皆是 , 但最终答案却几乎没有 。 随着创新技术的使用 , 对八哥和秃鹮迁徙飞行的新研究显示 , 复杂的飞行动力学以及原先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于鸟类身上的基于传感反馈的快速调整能力 , 是确实存在的 。
内置全球定位系统系统?没这么快吧
当研究解释了最大的问题之一——鸟类为什么及如何呈V字队形迁徙之后 , 秃鹮登上了2014年1月16日《自然》杂志的封面 。
“近50-60年 , 关于鸟类如何形成V字队形的纯理论文章大量涌现 。 ”在伦敦皇家兽医学院(London’s Royal Veterinary College , 简称RVC)研究鸟类飞行的Steven Portugal博士说道 。 但是最基本的细节却很难获得 , 而且数据也不完整 。 “从前 , 人们利用照片和视频获得数据 , 但那些并不能提供足够的精确度 , 如果他们(人和鸟)飞行在同一平面 , 拍出的照片和视频会使高度失真 , 还会丢失信息 。 这种方式仅能提供飞行的截图 , 而不是动态影像 。
文章插图
Portugal的团队和RVC的结构与运动实验室一起制作出了一套全新的飞行记录仪 。 这种仪器将频率为300赫兹的加速器与频率为5赫兹的全球定位系统整合在一起 , 与此同时 , 它的重量很轻 , 足以安装在秃鹮身上(它的重量至少要低于秃鹮体重的百分之五 , 以保证不会过度影响秃鹮的飞行 。 )这两种仪器的组合使得研究者能够准确地知道秃鹮飞行的地点 , 以及在高频振动下测量秃鹮翅膀的运动情况 。
【鸟类迁徙为何呈V字队形?】该团队将记录仪放置在14只成年秃鹮身上 , 这些秃鹮被一个叫Waldrappteam的动物保护组织带回它们以前的居处——德国和奥地利 。 这些鸟儿将被训练如何跟在一架小型飞机后面呈一定间距按照它们的迁徙路线飞行 。 大多数鸣禽都会本能的按照迁徙路线飞行 , 较大一些的禽类 , 比如鹈鹕 , 仙鹤 , 鹅以及秃鹮 , 则需要跟着它们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即指保护组织——学习飞行路线 。 这是一次独一无二的追踪这些鸟儿如何飞行的机会(从逻辑上说 , 这远比捕获野生秃鹮容易 。 )
推荐阅读
- 为何越挠越痒?
- 我们为何愿意相信超自然现象?
- 为何会“白了少年头”?
- 网上聊天为何喜欢发表情?
- 你的好意,为何总被拒绝?
- 食物为何不香了?
- 人类为何要猎杀大象?
- 全世界冰川都在融化,为何亚洲冰川不减反增?
- 高跟鞋为何令女性着迷?
- 外向的人为何却喜欢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