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铜筷 。 用以钳炭挑火 。
14. 锡罐 。 名贵之茶, 须用名罐贮藏 。 潮阳颜家所制锡罐, 罐口密闭, 最享盛名 。 如茶叶品种繁多, 锡罐数量也要与之对应, 做到专茶专罐存放, 避免混杂 。 有烹茶之家, 珍藏大小锡罐竟达数十个之多! 15. 茶巾 。 用以净涤器皿 。
16. 竹筷 。 用以箝挑茶渣 。
17. 茶几 。 或称茶桌, 用以摆设茶具 。
18. 茶担 。 或成茶挑, 用以贮装茶器 。 春秋佳日, 登山游园, 临流 石, 林壑清幽;挑上茶担, 择地烹茗, 啜饮云腴, 有如曦皇仙境 。
上开工夫茶具共十八种, 饮茶之家, 必须一一具备, 方可称得上“工夫”二字 。
(五) 烹茶
翁氏《工夫茶》云:“茶质、水、火、茶具, 既一一讲究, 苟烹制拙劣, 亦何能语以工夫之道?是以工夫茶之收功, 全在烹法 。 ”兹就翁氏所归纳之工夫茶烹法程序, 结合冲饮实践所得, 朗列如下: 1. 治器 。 泥炉起火, 砂铫掏水, 煽炉, 洁器、候火、淋杯 。
2. 纳茶 。 静候砂铫中有松涛飕飕声, 初沸出现鱼目时(以意度之, 不可撒盖看也), 即把砂铫提起, 淋罐、淋杯令热 。 再将砂铫置炉上, 俟其火硕(老也, 俗谓之“硕”), 一面打开锡罐, 倾茶于素纸上, 分别粗细, 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 次用细末, 填塞中层, 另以稍粗之叶撒于上面 。 如此之工夫, 谓之“纳茶” 。 纳茶不可太饱满, 约七八成足矣 。 神明变化, 此为初步 。
3. 候汤 。 汤分三沸 。 一沸太稚, 三沸太老;二沸最宜 。 “若水面浮珠, 声若松涛, 是为第二沸, 正好之候也 。 ”
4. 洗茶 。 滚汤环壶口、缘壶边冲入, 切忌直冲入壶心, 不可断续, 也不可迫促 。 铫宜提高倾注, 称“高冲”, 始无滞涩之病 。 首次注入沸水后, 应立即倾出茶汤, 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 这就是洗茶 。 倾出的茶汤废弃不喝 。
5. 冲点 。 冲法同上 。
6. 刮末 。 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 茶沫浮白, 凸出壶面, 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 沫即散坠, 然后盖定 。
7. 淋罐 。 壶盖盖定后, 复以热汤遍淋壶上, 俗谓“热罐” 。 一以去其散坠余沫;二则壶外追热, 香味充盈于壶中 。
8. 烫杯 。 淋罐已毕, 仍必淋杯, 俗谓之“烧钟” 。 淋杯之汤, 宜直注杯心 。 “烧钟(钟即茶杯的俗称)热罐, 方能起香”:这是不容忽略的“工夫” 。 淋杯后洗杯, 倾去洗杯水 。
9. 洒茶 。 茶叶纳入壶中后, 淋罐、烫杯、倾水, 几番经过, 正洒茶适当时候 。 因为洒茶不宜速, 亦不宜迟 。 速则浸浸未透, 香味不出;迟则香味迸出, 茶色太浓, 致茶味苦涩, 前功尽废 。 洒必各杯轮匀, 称“关公巡城”;又必余沥全尽, 称“韩信点兵”;壶宜放低洒茶, 以避免茶香飘散、泡沫丛生, 称“
【功夫-茶具】
推荐阅读
- 精雕细琢慢时光——英式下午茶茶具赏鉴
- 紫砂壶:养胃、养人的茶具
- 好茶具方得好茶味
- 枸杞泡茶有什么好处?揭示枸杞茶的功效,功夫茶步骤
- 你对谭洋功夫红茶的功效了解多少?,喝什么茶可以排毒
- 唐代泡茶时需要哪些茶具
- 闻香杯-乌龙茶特有的茶具
- 图片 黑瓷茶具
- 潮州茶具简谈
- 壶经"盘养"价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