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海蜇以及其他水母的刺细胞内毒液成分十分复杂 , 主要由大分子量的毒蛋白以及组胺、5羟色胺、肾上腺素等小分子物质混合而成 。 其中毒蛋白为主要的毒性物质 , 其功能大致可分为溶血、局部皮肤坏死以及致死因子三大类 。 毒蛋白可以造成多种组织细胞的损伤和功能破坏 , 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反应 。 对于鱼类、甲壳类等小型动物 , 这些海蜇的这些毒蛋白可以迅速麻痹和杀死猎物 , 而对于人类来说 , 则会引发神经功能紊乱、痉挛、心率失常、溶血等反应 。 此外 , 组胺等组分还会使得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 。
文章插图
事实上 , 除去栉水母外 , 所有的腔肠动物都具有刺细胞 , 这是其捕食的手段 。 大多数水母体型甚小 , 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危害 , 甚至都不会具有什么感觉 。 但诸如海蜇之类的大型水母 , 由于触手数量众多 , 刺细胞数量巨大 , 因此接触人体后注入毒液剂量大 , 因此容易造成致伤甚至致死 。 此外 , 一些特殊类型的水母 , 如澳洲箱水母 , 虽然体型小 , 但由于毒性强烈 , 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
【海蜇也凶猛:餐桌美味竟是杀人凶手?】
文章插图
在我国 , 造成蜇伤记录的主要是多种大型水母 , 其种类随着海域的不同而不同 。 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大连周边水域 , 主要致伤的水母种类为沙海蜇 。 而在较为南部的海域 , 则海月水母致伤的比例有所增加 。 每年我国海蜇等水母蜇伤的案例可达数百起 , 其中有十余例致死 。 由此可见 , 避免水母蜇伤 , 以及蜇伤后进行正确有效的应对 , 是避免生命安全遭受威胁的重要措施 。
文章插图
如何应对蜇伤?
为了避免被水母蜇伤 , 最有效的方式自然是远离包括海蜇在内的各种水母 。 水母自主游泳能力差 , 主要为随波逐流 , 并且有集群和垂直移动行为 , 因此首先要留意当地水母动态 , 不在海蜇或其他水母大爆发的时候下水游泳 。 游泳时也要注意观察 , 当发现水母时即使远离 , 切勿游近观察甚至触摸 。 此外 , 冲到沙滩上的水母尸体 , 其体表刺细胞依然具有活性 , 因此也不要随意触摸 。
文章插图
如果不慎接触到了水母 , 出现如触电般的刺痛时 , 表明已经被水母蜇伤 。 此时应立即离开事发水域 , 用大量海水冲洗蜇伤处 , 以去除残留在皮肤上的水母触手 。 此时切忌用淡水冲洗 , 因为淡水会刺激更多刺细胞弹射刺丝 。 冲洗后 , 用温水及稀醋酸(可用食醋代替)湿敷至少半小时或直至疼痛缓解 。 通常轻微蜇伤会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瘢痕、水泡等 , 十余天后会自行消退 。 然而 , 如果出现头晕、心悸、运动失调、血压降低等症状时 , 表明蜇伤严重 , 已经开始出现神经、循环系统损伤症状 , 此时应立即送医救治并长时间观察 , 重点监测和治疗毒蛋白引起的心血管系统损伤和严重过敏反应 。
以上内容就是海蜇也凶猛:餐桌美味竟是杀人凶手?的内容啦 ,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推荐阅读
- 买个西瓜不够甜,这事也能报警的?
- 降雨天气预报,也能自己DIY?
- 还没出生的胎儿,也要便便吗?
- 教你冲泡出一杯好茶——贡眉
- 门口风水常识和禁忌,过得不好也许就和这个有关系
- 全民K歌怎么设置关闭APP时也关闭消息提醒功能
- 彗星也会“死于非命”?
- 百度怎么集好运年卡
- 动物也有自我意识?
- 鞋子也能变凶器,要美丽还是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