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试是什么意思?


殿试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殿试是什么意思?】殿试是科举中最高级别的考试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成形于唐朝 。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后,进一步打击和削弱江南士族,彻底废除九品官人法和中正制,于开皇七年设志行修谨科和清平干济科,以文章选取官吏 。至隋炀帝大业三年,又开进士科,创科举考试的先例 。到了唐朝,由于李氏出身不高,加上其它种种原因,打破士族独霸官场的局面便成为历史必然 。唐高祖武德五年,中国举行了真正历史意义上的第一场科举考试,取进士四人,开学子仕进之途 。到唐太宗时,科举作为一种取士的制度固定下来,从此成为定制 。到了武氏周朝,由于武则天日夜不忘陇西贵族反对立她为后的旧恨,为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而放手招官,并亲自殿试贡士,又使科举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科举一开,贵族垄断要津的局面被打破,因此千百年来,无数莘莘学子怀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竭力奋志,寒窗苦读,形成了中国社会文化特有的状元效应 。一、殿试与状元称谓的由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我国科举时代,中状元而魁天下,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和最高目标 。但状元的至尊地位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 。唐高祖武德五年壬午科取得第一名的孙伏加不叫状元,只称进士第一 。状元一词,始于武则天天授元年 。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性废唐而立大肆键周之后,首科取士十六人,并亲自在洛成殿策试 。在此之前,科考实行糊名制,贡士考卷都糊名,以防考官作弊 。武则天说应该信任考官,废糊名制,实悉枝际上是要从宽取士 。当时,主考官用奏状向武则天报其等第名次,位于奏状第一位的,始称状元 。但唐代制科百余种,各科都举行殿试,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此进士科状元还没有取得独尊地位 。到宋太宗时,皇帝举行殿试并成为定例的只有进士一科;太平兴国八年,把殿试合格者分为五甲,元顺帝时改为三甲,状元专指第一甲第一名,成为定制,状元至尊至贵的地位开始确立 。到明清两朝,不设其它科目,进士科成为唯一的制科,殿试分三甲发榜,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二、第三甲人数不定,第一甲却仅取三名,按文章优劣依次称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状元居鼎甲之首,因此又称“鼎元”,在科举中的地位变得至高无上 。二、殿试的基本过程学子成为贡士后,才可以进入殿试,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状元” 。唐宋时殿试在省试发榜后十天左右举行,明清时则在会试发榜后一个月左右举行 。殿试是科考的最后冲刺,特别令士林瞩目,考试过程十分庄严 。试前一天,由鸿胪寺官员负责设置御座、黄案,由光禄寺官员安放试桌,排定考生座位 。第二天参加殿试的贡士须于黎明时分到殿后的丹陛下排队等候,领取宫饼一包;文武百官则分立两旁 。随后,皇帝在一片管弦丝竹声中升殿,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试题,授予礼部官员,再由礼部官员放到殿外的黄案上 。文武百官及考生参赞礼拜后,礼部官员才开始散发题纸 。题纸用宣纸裱成,极为考究 。每页长四十公分,宽十二公分,有红线直格,每行规定写二十四字,要求每个字都要书写工整 。考生逐一跪接题纸后,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答题 。按规定凌晨入场,日落交卷 。殿试试题由内阁预拟,然后呈请皇帝选定 。有时由读卷官预拟后径送皇帝圈定或由皇帝直接拟题 。殿试题一开始是策问,后来改为诗赋,到明清时,主要仍是策问 。殿试的文体,开始是骈体文,皇帝殿试时就时事政治或经义史事提几个问题,应试贡士须按照骈四骊六对偶工整的句式文体作文 。唐中叶以后,诗赋之风大盛,殿试也改为诗赋,规定韵脚象省试中的试贴诗一样,或五言六韵,或七言八韵,对声韵格律要求很严格 。唐代直接由吏部主考的科目为常设制科,主要有进士、明经、秀才、俊士、明法、明书、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等 。其中进士与明经两科应考的人最多,名臣名士也多出自这两科 。唐代进士科试以诗赋为主,自齐、梁、陈、隋以来,文士都爱吟诗作赋,因此一般都应进士科,以表现自己的才能 。现代人说科举时代的读书人只会“读死书”,这种说法实际上不应该包括进士科,而且读死书的人也是绝对考不取进士的 。进士考睁雹敏诗赋,读死书的人必定作不好诗 。但象明经科试则非读死书不可 。唐代明经科考帖经 。唐太宗要颜师古考定《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和《春秋左传》经文为“五经”,考生必须熟读这四十多万字的著作,考试时由考官掩蔽经书前后两边,中间只留一行,又用纸帖住一行中的三个字,让考生读出被帖的三个字 。这种考试方法,就叫做帖经 。如此考试,能录取的当然只能是一些书呆子,远远不如进士有真才实学 。明经和进士两科不同的考试方式,使唐代诗赋极盛,达到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理所当然也使唐代经学极衰,跌入了中国思想史上的底谷 。唐代官员,进士出身的称清流,多做朝官;明经等其它科考出身的称浊流,也有做朝官的;清流和浊流统称为流内 。而通过别的途径当官的称流外;有一定才学而无法出仕的就是今天相沿成习后所说的不入流 。在官场上,清流看不起浊流,流内看不起流外,互相仇视,互相斗争,把古代官场搞得纷纷乱乱 。盛唐与白居易齐名的大诗人元稹自幼聪颖,博闻强记,十五岁举明经科及第,但唐代重进士轻明经,元稹交结宦官才在朝中做个知制诰,受到以牛僧儒为首的清流的鄙视 。一次朝官们在一起吃瓜,有苍蝇飞来,武儒衡挥扇驱蝇,看了元稹一眼,说:“这东西从哪里飞来?”从这种极度的傲慢轻蔑中可以看出进士及第官员的自负心理 。元稹不堪其辱,奋志抵砺,在二十七岁时重入科场,终于及进士第,官拜监察御史,出了胸中恶气 。唐朝灭亡到宋朝统一,中间间隔了七十二年 。在这七十二年中,中原一带先后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短命小朝廷统治,称为五代 。环绕着五个小朝廷,外围还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和北汉十个小国家,称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社会混乱,一转眼间就已改朝换代,但是科举考试一直没有停止 。宋太祖登基以后,在科目设置上大量简化,除进士科外,只设明经、明法、九经、五经、三史、三礼、开元礼和学究等科 。太祖一朝,开科十五次,取进士一百七十二人,考取比例基本与唐朝相同 。太宗开科八次,取士一千多人,随着应考人数的增加,取士数量也大增 。到宋真宗朝,每科应考的举子有上万人,开科十二次,取士达一千八百多人 。到宋仁宗,科考就乱了套,开科十三次,取进士四千多人,其它诸科又取士五千多人,加上无限制地封官和卖官鬻爵,搞得大宋朝官满为患 。宋朝明经科试增加了墨义,所谓墨义如同现在的填空和名词解释,就是考生死背“五经”和有关义疏,考题出上句,考生答下句,或者出一句经文考生答写这句的注疏 。大文豪大学问家王安石当宰相时,改革旧制,变法维新 。其中有一项,就是认为诗赋用典太多,易读难解,又与时政无关,力主废除科举中的明经科和进士科中的试帖诗,曾遭大学士苏试等人的激烈反对 。王安石之后,诗赋基本被排除在殿试之外,代之以务实的时务策论 。时论因时而发,因事而论,做得好的确是有用的学问;而诗赋和骈骊文却不能象时论那样适应应考者个人思想的发挥,因此自然而然地退出了科考历史舞台,于是散文就成了宋朝以后殿试的主要文体 。到明清两代,用死硬僵化臭名昭著的八股文取士,极大地束缚了天下士子聪明才智的发挥 。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但通常所说的八股并非这八个部分,而是后面的四个段落 。前面四部分全是废话,后面四个段落才是正式的议论;每一段落都有两股两相比偶,合起来一共八股,因此叫作八股文,也称八比 。也许是封建考官们嫌文章气韵、起承转合太难把握,因此定出这样一个标准,以便阅卷时一眼就能看出考生文章的轻重厚薄 。这样僵死的东西实在算不得高明的创造,所以明清殿试并不为其所囿,仍用散文答卷对策 。贡士们的殿试试卷,最初由皇帝亲阅,后来改由主考朗读,皇帝裁定 。到明清两朝,殿试已经只是在理论上由皇帝亲自主持,除乾隆帝之外,皇帝不再亲自阅卷,由读卷大臣评阅,按文章优劣定为五等,然后把前十名贡士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当面拆示考生姓名 。会试上榜参加殿试的贡士原则上也不再淘汰,一般都可以成为进士,只由皇帝钦定第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人选和二甲前七名的顺序 。因此明、清的殿试,实际成了竞争状元和鼎甲人选、确定新科进士先后名次的专场考试 。第二天清晨,皇帝还要单独召见前十名新科进士,史称“小传胪” 。正式揭晓殿试名次,是在皇帝召见之后,填写大、小金榜,等一切就绪才放榜 。放榜称“大传胪”或“传胪大典”,是科举时代国家最隆重的仪式之一 。而放榜传胪之后,殿试的程序并不算完成,新科状元还需率领同科进士赴礼部专设的宴会,唐、宋称“探花宴”,明代称“琼林宴”,清代则叫做“恩荣宴” 。宴会之后,状元还得率众进士到孔庙拜谒这位儒家鼻祖,礼拜既完,再去国子监立碑,将新科进士的姓名勒于石碑上,殿试的程序才算全部结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