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找出不喜欢音乐的人 , 恐怕找不出几个来的 。 音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 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 使得我们快乐 。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 , 音乐如同是噪音一般 , 挥之不去 。
想必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图书馆里看书的时候耳朵里面时常会环绕着某段音乐;在考试的时候脑子里也偶尔会响起一段慷慨激昂的进行曲……歌曲在我们大脑里面一直单曲循环着 , 分散着我们的注意力 ,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 , 我们的大脑不由自主的播放音乐的现象 , 在医学上有个名词叫“耳虫效应” 。 顾名思义 , 这个词把爬进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 , 所有在脑海中响起的不可控制的旋律 , 都可称为是“耳虫现象” , 而这些歌曲也被称为“耳虫歌” 。
文章插图
耳虫效应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通常产生耳虫效应的前提是我们反复的听过某一首节奏轻快、内容简单的歌曲 。 而这些歌曲往往是如今火热的流行曲目 , 在听过一两次这些歌曲之后 , 乐曲便会深深印在人们大脑中 。 在安静的环境下或者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 , 这些歌曲就会突然从脑子里面冒出来 , 这在心理学上面称作是“感觉后象” , 指的是外界刺激停止了一段时间后 , 心理出现了或正或负的现象 。 举个例子 , 让人较长时间看着荧光灯 , 如果将灯关掉 , 眼睛有时长时间会有白茫茫的感觉 , 这就是正影响 。 同样 , 如果目不转睛盯着白色的荧光灯后 , 突然转向白色墙壁 , 会感觉有黑色的影像 , 这就是负影响 。 听觉也是一样 , 在我们戴上耳机调大音量享受音乐的同时 , 音乐也同样的刺激着我们的大脑神经 , 久而久之便会产生耳虫效应 。
文章插图
说到这里 , 你是不是已经不由自主想起一些“耳虫歌”的旋律了呢 , 并且多半是这首歌的副歌部分 , 比如说新一代“神曲”——《小苹果》 。 心理学家也证实了这点 , 英国雷丁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毕曼发现 , “耳虫”的旋律一般都只是音乐中的一小段 , 其中33%是经常“周而复始”的副歌部分 , 27%是歌曲的其他部分 , 只有28%的情况重复的是整首歌曲 。
文章插图
其实 , 耳虫现象在人们生活中是比较普遍的 , 但基本是无害的 , 其持续时间通常在半小时左右 , 那些较少体验到这种现象的人越容易被影响 。 从现有的科研数据来看 , 只有少数人表示耳虫会让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做事 。
【看书时脑中为何会不由自主地“放音乐”?】那么怎么摆脱“耳虫效应”呢?从调研数据来看 , 46.67%的人选择想、听、或唱其他歌曲;25.71%的人用其他的方法转移注意力 , 如和别人聊天、想一些其他的事情等;另外18.1%的人选择啥也不干或者直接睡觉 。 从实验分析来看 , “啥也不干”是摆脱“耳虫效应”的最好方法 , 其他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 。
推荐阅读
- 美国大学耗时15年研究:适度喝酒或比运动更能长寿,真的假的?
- 你的观念也许过时了?运动有益健康最重要的10个底层逻辑
- 运动有益健康,每次运动多长时间获益最大?看看《柳叶刀》的答案
- 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在坚持长期锻炼时,你的运动计划是什么呢?
- 猫感冒吃什么
- 猫换粮拉稀怎么办
- 掌握沏茶的“茶水比”
- 掌握沏茶浸泡的时间
- 据说在黑暗中独自度过48小时,会变白痴!?
- 猫怀孕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