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茶具名角:天府盖碗

明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滋于水 , 水藉于器 , 汤成于火 。 ”品茶 , 从人的生理需要来说 , 是饮茶解渴 。 但是 , 品茶又被人们认为除解生理上的渴之外 , 还有另一种含义 , 那就是深厚的中国茶文化 。 作为一种文化 , 茶具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因为品茶除了喝茶 , 还要看茶 。 看茶 , 是一种视觉的感受 , 也是品茶的先导 。 而茶具 , 是这种视觉感受中最直观的 。

在诸多的茶具中 , 天府的盖碗茶茶具 , 别具一格 , 是茶具中的佼佼者 。

所谓盖碗茶 , 就是由茶碗、茶托、茶盖三位一体的茶具所泡、喝之茶 。 天府盖碗茶 , 就是被人称为天府之国的四川盖碗茶 。 此茶具 , 清代最为流行 。

天府盖碗茶的茶具 , 是“一层套一层” , “层层相套”最有特色的茶具 。 茶托为最底层 , 它与茶碗一样大 , 面大脚小 , 上面托着茶碗 。 茶碗位处中间 , 茶托在下 , 茶盖在上 。 茶盖为最上 , 它盖着茶碗 。 三件茶具 , 各有功能 , 茶碗装茶水 , 茶托方便敬茶 , 有客来访敬茶时 , 只需端在茶托敬请客人品茶 , 既文雅 , 又大方实用 。 茶托、茶盖还方便喝茶 , 喝茶时 , 人们可一手端着茶托往嘴边送 , 另一手拿着茶盖 , 茶盖稍稍打开缺口 , 挡着上浮的茶叶 , 让茶水流出 , 顺利入口 。 茶盖还有保温留香的作用 。 茶碗注入沸水后 , 茶味一时无法全出 , 用茶盖盖严 , 使茶味在热水渐出 。 茶盖还能保茶香不外溢 。 品茶时 , 一般都比较慢 , 时间较长 , 如果茶碗没有盖 , 茶水很快就会变凉福建茶叶网 。

天府盖碗茶 , 用三件套给客人敬茶 , 雅致大方 , 是清代“端茶敬客”礼仪最流行的茶具 。

盖碗茶是谁发明的?在文史资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 。 相传 , 盖碗茶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 , 川西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 。 当时 , 人们喝茶都用碗 , 端碗喝茶 , 除了碗热容易烫手外 , 喝茶时还常常吸入茶叶 , 或是茶水沿碗而出洒在衣服上 。 崔宁之女有一次给客敬茶时 , 无意把垫着倒水的木盘一起端给了客人 。 客人喝茶时 , 一手端着木盘子 , 一手拿着茶碗 , 慢慢细品 。 客人的举动 , 十分文明优雅 。 于是 , 这个聪明又有心的姑娘 , 以后给客人敬茶 , 都用木盘子托着茶碗 , 只是她特别选用了小木盘子 。 有意思的是 , 客人喝茶时 , 都是将木盘子与茶碗一起端起 , 与第一个端木盘子喝茶的客人那样 , 喝的得方便自在潇洒 。 就这样 , 茶托首先诞生了 。 后来 , 这位姑娘又发明了碗盖 , 使茶保温 。 而喝茶的客人 , 喝茶时 , 一手端茶托 , 另一手却拿茶盖 , 让茶盖挡住浮在茶碗上面的茶叶……节度使家的茶具 , 受到很多人的称赞 , 于是 , 盖碗茶渐渐流行、发展 。 又在流行与发展中 , 不断完善 。 茶托由原来的木盘子发展到了与茶碗一样的瓷制品 , 茶碗、茶托、茶盖三位一体的茶具渐渐完善起来……

盖碗茶清代很为盛行 , 特别是京城 , 宫廷里外 , 大家贵族 , 文人雅士 , 以及高雅茶馆 , 皆重盖碗茶 。 如今 , 我国南方盖碗茶盛行之风然不减势 。 鲁迅先生在《喝茶》中说:“喝好茶 , 是要用盖碗的 。 ”名人的称赞 , 使盖碗茶的文化韵味越发香浓 。
 【茶具/茶具名角:天府盖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