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青壮年高知群体身心健康关怀存在大缺口

健康是一种自由,在一切自由中首屈一指 。

——【瑞士】亚美路,教育家,心理学家
2017年4月5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医生卢景宁在家午睡后,再也没有醒来,去世时年仅37岁 。 这个消息让卢景宁的同事、同学和学生悲痛不已,惋惜哀悼之情深入骨髓:“白天拼命上手术,晚上写论文、SCI,忙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职称……他太累了 。 ”
2009年也曾发生过一起令人心碎的事件 。 当年4月28日凌晨,34岁的武汉大学在读博士杨志高在教工宿舍内上吊自杀 。 知情者称,杨志高自杀疑与博士论文无法通过、压力过大有关;这个案件当时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社会讨论 。
近年来,以医疗人才和科研人员为代表的高知群体,其身心健康状况开始逐渐受到公众关注,因为他们已经成为我国亚健康、过劳死甚至自杀的高危群体 。 一方面,他们在学业上极为出色,攀登和翻越着前人无法企及的高峰;另一方面,很多人内心压抑而焦虑,社会环境带来的现实问题让压力倍增,无法自我缓解 。
但令人遗憾的是,针对这一群体的关怀疏导依然存在极大缺失 。 如何击败“象牙塔里的困兽”,让我们的科研工作者能在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同时,还能拥有健康的体魄和灵魂?这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

怎么办?青壮年高知群体身心健康关怀存在大缺口

文章插图

面对无法静心的现实,有人选择离开
“无法静心”是中国以科研人员为代表的高知人群普遍的工作与生活状态 。
刚刚从科研单位跳槽到企业去做产品经理的生物学博士向微(化名)说,他“宁可用一年时间飞出个航空公司金卡,也不愿再为搞人际关系和各种琐事消耗人生” 。 他说,自己并非不愿和人打交道,“我转型去的岗位也是会有人际关系磨合的”,而是希望能过一种“身心统一”的生活 。
向微说,许多科研人员在骨子里对自己要求极高,追求完美,近乎偏执 。 但是中国的科研人员长年累月把精力耗费在非核心的外围工作中,与科研的精髓渐行渐远 。
“我会看到一些前辈,每天在忙于项目申请、验收、参加各种评审会,貌似无限风光 。 但实际上,他们自己的内心也是非常焦虑的,甚至会感到心虚,因为没有时间去跟进最新的研究成果,脑子里的东西早就被榨空了 。 ”
竞争压力趋于白热化,大多数人无法平衡心态,生怕跟不上社会的节奏而被淘汰出局 。 繁重济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些与科研相辅相生的东西,很多时候已经成为压垮科研工作者身心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科研工作者选择了离开 。 身心健康问题导致的离职跳槽,未来可能会成为我国科研人才流失不可忽略的因素 。
当应有的职业兴趣沦落为“敲门砖”
身心压力的存在与无限放大,往往不是单一层面的原因,而是环境与个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
怎么办?青壮年高知群体身心健康关怀存在大缺口

文章插图

“医术精湛、待患如亲”一直是评价优秀医生的客观指标,但这种指标很难量化 。 在激烈的竞争中,随着各种晋级和评比形成模式,学历、文章、课题成为每个医生都不能逃避的问题 。 无论是新参加工作的住院医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医师,都要一边认真工作,一边竭尽全力在以上几个方面获得资源 。
为了更好地发展职业生涯,博士这个“敲门砖”似乎必不可少 。 很多人因此选择了读研考博,忙于各种标书和课题之间,还不能耽误本职工作 。 即使是全职博士,想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学业都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很多的在职研究生,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实验,其压力可想而知 。

推荐阅读